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花酿和钱夫人终于谈妥了,最终以三百九十两银子达成口头交易约定。
下山的途中,花酿有些好奇的背着钱夫人问吴牙人,为什么城里的房价那么贵,而山地价格这么便宜,吴牙人说现在城里人大多重商轻农,因为做生意来钱快,大家都跑去做生意了,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很多田地没有人耕种,导致田地价格越来越低。
重商轻农,这无论在什么年代都不算是一件好事啊,毕竟民以食为天,如果连最基本的粮食问题都保证不了,那有再多钱又有什么用。
花酿问出了自己的疑问,好在吴牙人说这也只是少数县城才会这样,大部分地区还是更偏向于重农抑商的,粮食产量不成问题,花酿这才放下心来。
因为买卖双方都担心对方反悔,于是刚下山,一行人就来到了衙门,办理土地买卖手续。
到了这里,花酿才知道这土地买卖没有那么简单,在这里,官府把民田典卖分为三种,一种是“活卖”,一种是“绝卖”,还有一种是“断骨卖”。
“活卖”即指土地典当,出典者向典入者售卖土地,典入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和收租权,但出典者仍然可以在若干年后用原价收回,不用支付任何利息;“绝卖”指的是土地买卖,即典当期满不赎,逾期成绝卖,买者取得土地所有权。
而所谓的“断骨卖”,指的是已典之后土地所有权的售卖,即通常所说的就典绝卖,如已典典主不愿买,业主可出卖于第三方,而这种形式的售卖,使得土地在卖出后,业主和它就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再次买回的权利。
“断骨卖”这个典卖方式,要比前两个“活卖”、“绝卖”的方式更加的决绝与苛刻。
“活卖”、“绝卖”这两个词花酿在后世的时候也是听过的,但是这“断骨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从字面上看就能看出业主与典卖后的土地关系断的有多干净。
经过牙人和钱夫人的交流,花酿还知道一些知识,通过“断骨卖”这种典当方式得到土地的买主,还会被划分为两种,分为“主户”与“客户”。
只有完整拥有土地所有权的买主,才可在户籍上登录为“主户”;而那些进行典当交易后,只是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和租售权的买主,在户籍上,只能享有“客户”的名称。
这“主户”与“客户”,跟后世物权中的所有权和用益物权极其相似。
后世的所有权是物权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种权利,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积极权能和在法律限制内排除他人干涉的消极权能;而用益物权是权利人对他人财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用益物权的设立目的是对他人所有物为使用、收益,旨在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总之,不算是“主户”与“客户”,还是所有权和用益物权,都能相对的缓解典当交易之后,典当者与出典者之间关于土地户口上的矛盾。
因为手续齐全,交易双方意愿都很明确,也没有什么纠纷,手续办理得很快,那座田庄如今已经变成了花酿姐弟俩的私有财产,手官府保护、不受侵犯的那种。
花酿得到了田庄,钱夫人得到了银钱,而吴牙人得到了来自买主花酿三个点、卖方钱夫人两个点的佣金,将近二十两银子,三方皆大欢喜。
现在,山头有了,是一片荒山;土地有了,是一片荒地;房子也有了,是两三间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