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取样
赵郎中诊断的效率很高。
除了跟屁虫阿松寸步不离地跟着赵郎中外,张嬷嬷还从瑾善堂调了两个家丁,专门协助赵郎中,为他维持现场候诊秩序。
当然,这两个瑾善堂的家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得上是瑾善堂的“眼线”,他们关注着小诊室的一切,并随时将各种动态或异常,上报给张嬷嬷。
赵郎中倒不太在意这种“监视”。
柳府是大户,自己在他们的眼中,只是个乡野游医。
这一批病人,是柳府用来测试自己医术的棋子。
能治得好,最好;若治不好,顶多落一个乡野游医就这种水平的评论。
无伤大雅。
反正,自己这辈子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本事和野心了。
为柳府的下人们看病,倒也适得其所,符合当前的游医身份。
赵郎中有条不紊,耐心地为柳府的下人们看病。
今天已经看了三十多个病人,有男有女,年龄大多在五十岁以上。
这些人,除了有着风湿、腰骨疼、男科或妇科隐疾等常见病外,绝大部分都自述经常肚子痛。
经过诊断,赵郎中认为,他们所说的肚子痛,除了少部分人确实有肠胃方面的毛病外,大多数人所谓的“肚子痛”,实际上是“石淋”,即现代所说的肾结石。
一旦得了肾结石,会出现小腹疼痛以及腰腹绞痛难忍等症状。
这种病,赵郎中是有诊治把握的。
他可以通过给病人口服草药,辅以针灸,有一定的促进排石和止痛作用。
只是,若没有找到导致这么多病人都得肾结石的原因,即便现在将他们的结石打下来,过一段时间又会复发,结石会继续生长。
一天下来,赵郎中将已经诊断完毕的病人进行汇总统计,发现共有二十五个人得了肾结石,有的病症还比较严重。
他对瑾善堂派来的一个家丁说:“如果可以,我想见见贵府的柳老太太,我有话对她说……”
赵郎中前几天才为柳老太太把过脉,虽然他开的药方经过苗郎中鉴定,是个保守治疗的好方子,但柳老太太依旧不敢轻易以身试药。
然而,不敢吃赵郎中开的药,并不代表柳老太太看不上赵郎中。
相反,柳老太太对赵郎中充满了好奇。
她很想弄清楚,这样一个乡下郎中,为何头一次看见自己的心肝宝贝孙儿,就敢断定他中了慢性毒?
是真的医术高明,还是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这么说,以引起她的注意?
不管是什么原因,柳老太太都想弄清楚。
这便是柳老太太同意出资,请赵郎中为府中下人们看病的原因。
听到张嬷嬷说,赵郎中有话对自己说,柳老太太正中下怀,当即批准,让张嬷嬷带他进瑾善堂。
赵郎中在前往瑾善堂前,先洗净双手,洁面,并换了一套事先带来的干净衣裳。
当张嬷嬷看见换了一身衣服的赵郎中走进瑾善堂时,嘴上虽然什么也没说,但心里却给赵郎中点了个赞。
嗯,不错,是个懂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