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春花秋月何时了
吴哥窟,李穹有过听说,也略略看过图片,但吴哥窑,他还真不晓得。
慢说眼下,他就是回去来时跑去吴哥,他也找不着,只能看到些许遗址。
探春则如数家珍:“吴哥朝也是辉煌过三四百年的藩国,元才改名真腊。南宋时,他们的吴哥荔枝窑还是有些名气的,但还是不敌我朝,故此一蹶不振。六哥哥若是能找来我朝匠人重新开炉的话,也不用这般的连片瓷瓦都舍不得用。”
探春的本意是开炉烧窑自用足够,听在李穹耳里的是贴牌造窑。
汉家瓷器出名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也就五大窑口各领风骚,说穿了还是与当地的土质脱不了干系。
既然荔枝山能有个荔枝窑,那就说明那里的土质适合烧磁,只要有汉家的老师傅们过来指点一二,乃至干脆整家搬迁来烧制官窑,妥妥的赚钱呐。
李穹给探春伸个大拇哥:“三妹妹果然是能帮六哥大忙的巾帼英雌,比那两个阴阳怪气的强多了。”
探春羞涩一笑,心中得意起来,不再问什么记账之法,飘飘然的回去做事。
“阴阳怪气?谁是阴阳,谁又是怪气?”探春未走多远,竹楼二层一个懒洋洋的声音响起,窗口露出一张不施脂粉艳冠群芳的脸来。
李穹陪着笑给宝钗回话:“自然不是你了。”
宝钗水灵灵的眼睛盯着李穹看:“你可要小心,她若是听着了,你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李穹能怎样,人质在人家肚子里呢,点头哈腰的说软话呗。
宝钗心里好笑,黛玉拿捏住了李穹说谎的短处,趁机在立规矩,后宫不靖可不行,宁肯他唠叨几句醋婆子,也不能让李穹为色所误。
百业待兴,可不是他能沉迷享乐时,内宅妇人能做的便是如此,解决男人的后顾之忧。
一只粉臂托着腮遥看探春,嘴里也说可惜:“三姑娘可不是一般的无知妇人,真是有些委屈了她。之前还说她托生的娘肚子不好,如今看来,是便不该姓贾。伱去忙你的吧,不用陪着我,人来人往的反而吵我。”
李穹扭捏了一会儿,才愉快的告辞,去找小伙伴们享受男人家的乐趣。
真腊能有多大,尚不足一省之地。
胡君荣与刘易和两路出击,一拉一拽,没用个把月,便把真腊各部拆了个四分五裂,当陈也俊带着一批犯官到了金州时,李穹已经开始谋划攻打西山寨了。
李穹接着人一看,哟呵,好多的熟人呀。
“还京了?”
那些位原京师六部的主簿郎中们,见了李穹后是怒发冲冠,破口大骂正元帝不是个东西,不敢拿中书省重臣下手,偏寻他们的不是。
“正元帝还未还京,如今是北中书南皇庭,彼此正在较劲。”陈也俊回了李穹的发问。
“可能复起东林?”
不管后世对东林有何等的骂名,那也是最有希望的一次官吏架空皇权。
千年以降,励精图治的皇帝屈指可数,大多数都耽迷享乐去了。
若真是个垂拱而治倒也罢了,偏偏都还是好大喜功,每到朝代末年时,便是一场席卷天下的浩劫。
李穹对改制不感兴趣,他的眼界在星空大海,多留一分元气在,多改一些民族命数,比争议帝治还是资本有用的多。
水流东海,虎藏深山。
只要不闭住国门继续向前,放条狗坐金殿上也能行。
那便需要一个大而强的朝堂。
东林复起又有何惧,他们才是真正能改制天下的人,自己顶多是个领航员。
“家人可都安排妥了?”
“都在琼州呢。”
“送过来,我这里缺人缺的紧,前面打下了地盘而无人治理,忙的我焦头烂额。”
陈也俊还有些犹豫,李穹锤他胸口一拳:“你是我舅子,你做个忠心给谁看?琼州作为中转之地,你以为皇上不知情?天高皇帝远罢了。”
陈也俊无奈认可:“我派人回去运人来,但我能否留下来?”
“有事?”
“某也想统兵作战啊。”
李穹咂咂嘴:“若你能给我些粮草,我委任你个大元帅都行。”
犯官们纷纷出着主意,报亏空这事,他们门清。
昨日还是阶下囚,今日便成父母官。
真腊全境十七州,如今有十二州在李穹的手里,剩下五州是暹罗人占据,李穹当即委任了六位郎中做督抚,任由他们自己分派官吏,只要一件事,中南半岛我称雄。
真腊也是个苦难之地,远了不说,近二百年内,暹罗占了一半,明朝又占了另一半,要不是明朝退了兵,它早就如吴哥朝一般,消失在了历史中。
如今轮到李穹来了,先抢了金州这个原真腊的国都,又图谋了大半的国土,眼看便要灭国。
那些督抚们一到任,不约而同先做了一件事,宣扬李穹的正统。
李氏安南强大时,真腊三分国土归安南,有多少安南人后裔便留在了真腊。
这些位能做到京官的老油条们,自然知道该如何处理面对即将亡国的恐慌,便是塑造出比贾宝玉嘴里叼着玉佩的故事出来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