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婉棠实在局促的不行,可眼看大姑奶奶那赌气似的神情,一看就是还要再说出些什么的节奏。
宋婉梅做为姐姐,赶紧出来圆场:“哎呀!人们常说‘老小孩’、‘老小孩’,这话果真不错,两位姑奶奶倒是跟两个小姑娘似的,还赌气拌嘴呢!”
大姑奶奶听了“噗嗤”一声笑了:“你这丫头!怎么说你姑奶奶呢!我可不是赌气拌嘴,我是真的喜欢小棠这孩子呢!”
宋婉梅笑道:“那是!庄稼是别人的壮,孩子是自家的好,谁让咱们是您侄孙女儿呢!一样的血脉,可不得是见着我们就喜欢么?是吧,三姑奶奶,您也一见我们就喜欢的不得了吧!”她转头问另一边的三姑奶奶。
两位姑奶奶都哈哈大笑起来,三姑奶奶笑着说道:“是是是!我一看见你们啊,就像看见我和大姐年轻时候似的,也想起很多小时候的事,可不就越看你们越喜欢么!”
三姑奶奶又拉着大姑奶奶说了很多当年未出阁时的趣事,众人也都跟着奉承附和几句,不再提什么孙媳妇不孙媳妇的事了,宋婉棠终于放松了下来。
下了席桌,儿孙们又围着老太爷说话,大姑奶奶叫来自家孙子让老太爷细瞧,并指着宋婉梅姐妹给介绍:“这是你六舅公的俩孙女儿,小梅和小棠两位表妹,你上前见一见!”
榆林、丰乐这种小县,本就是大周最偏远的地方,与边关很近,民风比较开放,宋家又是草根出身,也没有大户人家的那些个讲究规矩什么的,未婚男女见了,介绍介绍认识,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本来也没人多心。
但因为有席桌上大姑奶奶的那些话,这会儿又巴巴的拉孙子来给宋婉梅姐妹认识,这其中的意思很是让人多想了些。
早在大姑奶奶拉她孙子进来的时候,宋婉梅就认出来,那孙子正是在小侧门外与赵祈安说话的那位。
经大姑奶奶介绍,她知道了,那人叫杜岩,也在丰乐县的县学读书,说是还过了府试,是个正儿八经的童生呢。
杜岩看见宋婉梅姐妹,眼中满是惊艳,作揖行礼道:“两位表妹好!”
两姐妹俩回了个万福:“表哥好。”
大姑奶奶又拉着宋婉棠对孙子道:“你小棠表妹可灵巧了,每回来你外太爷这里,都带她自己亲手做的点心,刚才我还吃了她做的那个八珍糕,味道可好了!我是再没见过比她更出挑的姑娘了!”
这话一出,几十道满含怨恨的眼光直射宋婉棠,一大屋子堂姐妹、表姐妹都臭了脸子。
本来她们姐妹俩已经够惹眼了,站在这一众头上扎满五颜六色花布条子的堂表姐妹中间,明显就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众人心里早就对她们看不顺眼了,现在又加上大姑奶奶的这些话,她们心底的那股子酸水是压都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