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进一边派人将夏侯惇送回颖川医治,一边起草战报送往邺城朝廷,同时也竭力安抚将士,但夏侯惇是当众倒地,消息没法封锁,曹军的士气遭到沉重打击,即便他再怎么安抚,将士们仍旧难以平复内心的慌张和惶恐。
王旭虽然不知道夏侯惇的伤势具体严重到什么程度,也不知道曹军已经怯战,但他料定夏侯惇无力再战,自是不会轻易放弃优势,待到次日清晨,他便点齐三万兵马对曹营发起猛烈进攻。
“左翼第二军前进策应!”
“中军前部撤回!第三部、四部、六部顶上!”
“右翼刀盾兵结成密集阵列强行突进,弓弩手在后抛射压制。”
“传令周智率贪狼卫奔袭敌营左后方,尽力牵制敌军兵力。”
“……”
王旭高高伫立在战车,身后是八面指挥各军的大旗,郭嘉和徐元直则分列左右,静默地观察前方战场。
一道道命令不断从王旭嘴里发出,每说出一句,他身后的某面旗帜便会挥舞,亦或者有传令兵从战车旁边快马离开。
“报!曹军出动五百精骑自大营东侧出击,意图冲击我军右翼步卒,吴兰将军被迫收拢部曲结成密集的圆阵,且请求骑兵增援!”
传令兵的声音没有令王旭的脸色产生丝毫变化,刀削般的脸庞仍旧沉静。
“传令张靖率三百亲卫飞龙军驰援,务求歼敌!传令李严点兵五千步卒绕至敌营北部发动强袭,兵种及进击策略皆由他自行安排!”
“诺!”
激烈的攻防战仍在持续,楚国大军划分成一个又一个梯队,轮流对敌营发起冲击,但攻势遭到曹军顽强抵抗。
徐元直观察许久,心里的疑惑越发浓郁。
“曹军明显士气不振,但为何韧性十足……而且今日的防御部署和调配与昨日全然不同,不太像是夏侯惇的手段。”
“不是夏侯惇在指挥。”
郭嘉眼中精光闪动,语气非常肯定。
“夏侯惇统兵向来以攻力强大着称,而今日统兵的曹军将领在调兵遣将和指挥布阵之间皆以韧性见长,其兵种搭配、进退时机、来回换防的手法若单论攻击力度,远不如夏侯惇,但韧性极强。”
徐元直思量着捋捋胡须:“看来夏侯惇的伤势已经严重到无法指挥士卒。”
郭嘉凝重点头:“必然是乐进在统兵。”
两人的脸色都没有喜意,因为乐进的统兵方式预示着接下来的战斗会更艰难,不是说乐进比夏侯惇更有才能,而是两人的特点不同。
根据目前的条件和战局,乐进的优势明显更有利于抵挡楚军。
这种优势非常微妙。
夏侯惇能通过指挥才能、思维方式和领导魅力使得麾下将士更具攻击力,而乐进的统兵优势在于韧劲,他的思维方式和理念不同,指挥方法也不同,从而导致攻力虽不如夏侯惇,但能在潜移默化中减少将士的体力消耗,消除将士的心理压力等等。
种种微妙细节累加起来便形成特点,也就是将领的独特优势,而且世上没有尽善尽美的将领,例如善于奇袭的将领就必定不稳重,稳重的将领就不可能善于出奇兵,任何人的性格才能都不会在短时间内频繁突变。
史书盛赞乐进为世之良将,果真名副其实,尽管彼此是战场上的对手,但王旭仍是暗暗赞叹。
整整三天的激战,楚国将士各种手段尽出,而曹军大营看似摇摇欲坠,每每都令人觉得似乎快要被攻破,但就是怎么都打不进去。
周智气得暴跳如雷,甚至违背王旭不准他冲阵的命令,亲自率领刀盾兵攻打敌营西翼。
前后三轮冲击,他次次身先士卒,奋力死战,但全部都被挡住。
此时楚国众文武已经知道夏侯惇被送回颍川的消息,也知道曹军士气低落,但就是这样一支缺乏斗志的曹军,却在乐进的指挥和影响下挡住楚军连续三天的疯狂进攻。
第四日。
戏志才调遣的万余曹军援兵抵达了堵阳附近,但尚且没有靠近曹营便被徐元直设伏击溃,导致堵阳曹军断掉希望,近乎陷入绝境,谁料这支精锐曹军不但没有崩溃,反而因为乐进的人格魅力越加凝聚。
第五日。
曹营东侧连续三次被李严和张靖联手攻破,但乐进亲自率领亲兵补漏,奋勇夺回,而他自己也在激战中被李严和张靖找到机会合力击伤,前胸和后背都被划出伤口。
第六日。
乐进仍旧带伤上阵,站至精疲力竭,力保摇摇欲坠的曹营不被攻破,纵是李严也怒气勃发,收兵时忍不住震声大喝:“乐文谦!明日此寨必破!”
“哈哈哈哈……但来便是!本将军有何惧!曹军健儿又何惧!”
乐进豪迈的声音着实尽显英杰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