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特设的考场在经过多日冷清之后迎来两位贤才,着实令他心情大好,可惜,此后不再有这样的人才出现,少数心存侥幸的人也都是挨上三十军棍了事,而其它考场因为人数太多,所以进展很慢,直到大半月之后才出现首位通过九轮考核的人。
这人的名字叫向宠。
他出身名门,早就在荆州声名远扬,而且是太常向朗的亲侄子。
历史上的向宠是良将,在诸葛亮的《出师表》里得到盛赞,出道便为牙门将,曾跟随刘备伐吴,待到陆逊火烧连营时,蜀郡各部损失惨重,唯有向宠麾下的兵马完好撤回,受到刘备夸赞,此后他又统帅过蜀国禁军,深受诸葛亮器重,时常随同征战。
蜀汉后期,汉嘉的蛮族再度叛乱,向宠不幸在平叛时偶然被乱军袭杀,但他死亡之后,得知他遇害的将士非但没有溃散,反而为他拼力反扑,强行夺回其遗体送至成都安葬。
向宠性情平和、心地善良、忠诚重义、精通军事、文才又好,因而颇得王旭喜爱,待仔细看过他九轮考核的成绩之后,王旭便把他破格提拔为南宫卫士令,暂且掌管南宫禁军。
楚国四宫只有南宫卫士令空缺多年,早前是太尉府兼管,如今总算是有了合适的人执掌。
紧随向宠之后,一位叫狐笃的人被尚书台文武评价为中等,着实令王旭深感疑惑,因为他模糊的记忆里没有狐姓的名将,而依照此人的才能,根本不该默默无闻,直到与张靖这个蜀汉迷闲谈之后,他才得知狐笃是谁。
原来他就是蜀汉后期的大将马忠,而且马忠的原名就是狐笃。
刘备在临死前发觉到马忠的才华,曾感叹自己“痛失黄权却又得马忠,世上真是不缺贤才”,待到刘备死后,马忠一直跟着诸葛亮南征北战,后期则镇守蜀国南疆,官至镇南大将军,深受蛮族爱戴。
此后大考继续进行,各种奇才争相涌现,虽然绝大部分人无法通过九轮,不能直接身居高位,但凡是过三轮的人,只要愿意,几乎都得到录用,而且有极少数单项能力出类拔萃的异才得到重用,例如精擅律法、音律、思想、阵法等多种类的奇才。
如此局面甚至引来了谍影的凌婉清、单怀和骆安,他们天天在各处考场转悠,若发现合适的人,立刻便开始抢人,而其它各府的重臣也差不多,除去楚王点名要的人不抢,其余都不放过,谁的面子都不给,尤其是新设的诸多将军府近乎是瞪着眼睛找人。
卫将军周智从早到晚都不肯离开,凡是他看中的人,谁抢就跟谁急,而且远在北疆的大将军高顺也派遣心腹回襄阳抢人,他的大将军府如今尚且只有少数杂役,方方面面的人才都很需要。
大考进行到第三个月时,终于迎来人才井喷的高潮。
原益州德阳县功曹掾张嶷、字伯岐,益州犍为武阳县人张翼、字伯恭,荆州南阳张南、字文进,益州巴西郡汉昌县人句扶、字孝兴……这些武将尽数通过了艰难的九轮考核,而且他们无不是历史上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平日里隐于人海难以寻觅,如今可算是全部冒了出来。
文臣方面同样闪耀,很多人都抓住了机会。
马家的马良多年不肯出仕,此番借助风潮强势出山,轻松通过了他自己选择的九轮考核。
巡游多年的襄阳人杨仪、字威公。
益州广汉人彭羕、字永年。
荆州南阳人宗预、字德艳。
蒋琬的表弟潘俊,字承明。
诸葛瑾虽然已经出仕,但在王旭的授意之下,他仍是与其幼弟诸葛均一起参与了考核,目的是借机上位,他虽然能力极强,但着实缺乏立功机会。
上述这些人里,诸葛瑾、潘俊和马良最为出众,他们在各自的领域皆被评定为上等,不过,也有一个被寄予厚望的人考核失败,他就是马良的弟弟马谡。
作为马家五子里最出色的二子之一,马谡有很高名望,但他在自己的领域仅仅只通过六轮,着实令荆州的门阀大族惊讶难当,而马谡无法通过的考核刚巧是王旭严令必考的挥兵演练等科目,马谡在实战演练里被军中将领轻松击败。
群星闪耀的高潮过去之后,大考渐渐平静,待到距离结束还有半个月时,考生人数已经很少,而襄阳也慢慢恢复了往昔的面貌。
这天。
王旭的心情有些烦闷,便易了容到各处考场查看,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喜欢独自走走看看,把自己化身百姓。
如此走走停停,看看这里,瞧瞧那里,不时与百姓闲聊几句,了解百姓角度的想法,倒也是颇为有趣。
“兄台!你知不知道,此番考核有个了不得的人出现,但最后又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