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王旭皱眉问。
“楚王是否还记得凉州是何时开始陷入战乱?”姜叙反问。
“当然记得!”
王旭点头。
“当年大汉朝堂失统,宦官专权,凉州地方豪强马腾、韩遂、边章、宋建、王国等数十部人马各自拥兵叛乱,朝廷几度征缴都无法平定,从而导致凉州战乱至今。”
“楚王是否又记得,凉州群雄曾两次联合进军关中,一次由王国担任联军统帅,最终被皇甫将军击破,而前一次进军却使皇甫将军久战难胜,且反遭宦官陷害失官,而后张温、董卓、陶谦、孙坚等人先后参与平乱也毫无进展。”
“记得!”
王旭再次点头。
“那是朝廷最危险的一次,当时已经被凉州联军打至长安。”
“两次皆是联军出征,结果却有差距,楚王觉得是何缘故?”姜叙再问。
“莫非是因为前一次更团结……凉州群雄第二次进军之前已是内斗许久,彼此的仇恨颇深,因而不能齐心协力。”
“有此原因,但非全部。”姜叙摇摇头,语调肯定地说:“更重要的原因是首次叛乱的统帅更有领军才能,这是凉州群雄的共识。”
“嗯……第二次是王国,第一次是……北宫伯玉?”王旭瞳孔微张,显得有些惊讶。
北宫伯玉的本事,他多少有些了解,当年在零陵时,他就与时任长沙太守孙坚交流过,当时孙坚就对他说凉州叛军非常难打。
历史上的北宫伯玉则是在凉州群雄分裂时被韩遂杀害,而随着历史改变,马义居中搅局,便使得韩遂没能成功杀掉北宫伯玉,而后马家捡了大便宜,并在多年征战之后成功剿灭了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的势力,迫使两人选择投靠。
此后的很多年里,北宫伯玉被马义雪藏,很少在外露面,使得王旭脑子里的记忆产生偏差,他潜意识地觉得他们已经死了。
“莫非北宫伯玉在街亭?”王旭的眉头渐渐皱紧。
“不错!如今的街亭守将看似只有苏则,实则是北宫伯玉在帐内出谋划策!”
“原来如此!”
王旭瞬时意识到赵云和陈到为何迟迟没能攻取街亭。
苏则,字文师,或许在后世声名不显,但历史上的他确实颇为不凡,其年少成名,朝廷多次征召都推辞不就,后来出仕便直接担任酒泉太守,而且在凉州转任过多郡太守,历经战乱而始终稳如泰山。
历史上的凉州群雄虽然彼此争斗抢夺,但始终为曹操利用,名义上都是归属朝廷,时而合,时而叛乱,而苏则能在其中屹立不倒,足可见其本事,待曹操彻底消灭以马超为首的凉州豪强,苏则便归附朝廷,且多次平定凉州境内的叛乱。
因深得曹操器重,他被调往朝廷担任侍中,又因个性刚直,爱护百姓,不惧权势而使得曹丕深为忌惮,死后则被曹丕追谥为刚侯,由其子苏怡继承爵位。
王旭在思量许久之后,再度含笑追问。
“姜叙!你刚才说必须先除掉两人,除去北宫伯玉之外,另外一人是谁?”
“楚王是否还记得,当年袁绍得冀州时,最终是谁说服韩腹拱手献出冀州?”
“荀谌?”
王旭极为震惊,因为荀谌自袁绍兵败之后已经失踪多年。
“他竟然在凉州效力?”
“嗯!如今荀谌不但在凉州效力,而且就在街亭担任参军!”姜叙朗声回道。
“荀谌怎会效力凉州?他是荀彧的兄弟,本是荀家后人,最为重视出身和正统,怎么会效力有外族血统且依靠叛乱崛起的马家?”王旭满脸难以置信。
“具体原因,属下也不知,但事实如此。”姜叙道。
王旭沉默了,禁不住看向同样沉默不语的郭嘉。
此时的郭嘉正低着头,眉头紧皱,显然也觉得不可思议,他少时就与荀家人结交,非常了解荀家兄弟。
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