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军史小说 > 历史曝光电台:九个皇帝都自闭了 >第154章 自甘堕落的江南士族

第154章 自甘堕落的江南士族(1/2)

 推荐阅读:高武:全系天才的我还开挂每周一个任务,从闪婚女神开始穿越七零,我的百万物资消失了娇娇王妃:全盛京都在磕cp!开局觉醒金卡炼狱,我将无敌于世漫步诸天穿成恶毒女配后,我只想做咸鱼仙穹之上玄幻:查看人生剧本,开局圣级功法为了无敌,绑架三千圣女!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那江南士族,分明就是自甘堕落,才落得如此下场!”

隋文帝杨坚十分不屑地说道。

东晋是士族发展到最巅峰的时候,当时士族,无论是在军事,还是政治上,都有他们的身影。

比如打赢淝水之战的谢安兄弟,就是来自于谢家。

但在此之后,或许没有了外部的压力,这些士族是越来越花瓶。

进入南朝之后,江南士族完全失去了兵权。

南朝统治者为了他们的名望供着他们,基本上做个吉祥物就行了,不需要做什么实际的工作,就可以坐享其成。

这也导致了他们的迅速腐化。

在《颜氏家训》中,就记载过梁朝士族的情况。

当时那些人不学无术,考试让人代考,宴会靠别人做诗。

而他们不骑马,都是靠别人拉的车,回家还得人扶着。

甚至有正常的士族骑马,别的士族都觉得他过于放纵,进而在朝堂之上弹劾他。

更为搞笑的是,有的人根本没有见过马,初次见到马的时候,听到马的嘶鸣声,害怕得不得了,还对人说:“这明明是老虎,为什么要叫它马呢?”

恐怕真让他听到虎鸣,非得吓死不可。

总之,这些士族走路都费劲,耐不了寒暑,甚至于保不齐会突然猝死。

所以,可以说,东晋的士族,和后面南朝的士族,完全是两个物种。

其实在此之前,北方士族,同样也有这样腐化的趋势。

但是“六镇起义”被团灭之后,新一代士族发觉这样不行,这才止住了腐化的脚步。

不过南朝的士族,或许觉得这一切和他们无关,并没有吸取教训,该怎样,还怎样。

直到侯景一来,将他们都给团灭了。

“不过,也幸好是这样,不然也头疼!”

隋文帝又有些庆幸道。

本来如今这几个北方士族,就已经让他有些头疼了。

若再来几个没有腐化的南方士族,那他的脑袋,恐怕得炸。

......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黄巢起义把整个世家门阀,给屠没了?”

听着电台,唐太宗李世民有些惊异道。

这句话至少透露了两个信息。

一是光靠朝廷的力量,并没有将世家门阀给消灭。

二是世家门阀不是自然消失的,还是被人屠没的,

并且从电台把“隋唐”连起来等行为,有一定理由推测这个“黄巢起义”,应该是发生在唐末。

“所以说,黄巢起义把我大唐灭了,顺带也将那些世家门阀给屠了?”

李世民如此总结道。

随后,他又有些感叹道:

“看来,战争才是终结一切的利器。”

不过,这个法子并不适用如今的唐朝。

总不能,没事找事,为此发动一场战争吧?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后面世家门阀,也像南朝一样,有所衰落了。

不然以如今世家门阀的力量,哪怕是他李世民真的不顾一切发起战争,也没有把握打赢。

更不要说,后面的一场起义了。

所以,很大概率上,是后面世家门阀的力量受到了削弱,才让黄巢起义成功屠掉了这些世家门阀。

而这种削弱,除了他们自身腐化的原因,那只剩下朝廷的压制了。

“至少,后面朝廷有效地压制了世家门阀,没有让他们以下犯上。”

李世民这样安慰自己道。

......

大宋位面,公元969年。

“士族这种东西,就不要再在我大宋出现了。”

赵匡胤露出坚决之色,道。

虽然黄巢起义,已经将士族扫去了垃圾堆。

但历史经验,比如“六镇起义”告诉人们,士族哪怕被灭了,同样有机会卷土重来。

这就不得不防。

“兵权不能放,科举也要继续下去!”

赵匡胤又道。

实际上,只有东晋,士族染指了兵权,与皇帝共治。

而其它朝代,那些士族是依附于皇权存在的,手上顶多只有私兵。

他们虽然可以对皇权有所威胁,但只要不像隋炀帝那样乱搞,基本上没有多大的问题。

所以,只要掌控了兵权,就不怕那些士族凌驾于皇权之上。

而除此之外,就是推行科举制。

世家门阀之所以会出现,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

不仅是因为九品中正制看重出身,更是因为九品中正制还需要人推举。

而这推举的权利,朝廷无法直接掌握,于是便落到了那些士族的手上。

对此,士族自然会优先推举自己人,最终才形成了庞大的世家门阀。

而科举制,显然没有九品中正制那么多的弯弯绕绕。

不看出身,不看人脉,只看成绩,可公平多了。

纵然士族比平民有更多的机会,但也不再能像以前一样能一家独大了,等于说破坏了世家门阀的政治根基。

这也是自隋唐以来,世家门阀会越来越弱,直至黄巢起义被屠尽的原因。

......

画面继续。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后侯景会失败,也大概是因为这个。】

【在彻底占领地盘之后,侯景就暴露了自己的本性。】

【残暴无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算是彻底背叛了原本支持他的阶级。】

【又因为后期战事失利,为了寻求更多的力量,侯景又厚着脸皮,去找江南残余的士族寻求帮助。】

【结果,人家自然不会鸟他。】

【他是两头都讨不得好,路越走越窄,最后失败是必然的。】

......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说的是韩信吧?”

刘邦这样猜测道。

韩信当初是萧何推荐给他的,这就是“成也萧何”。

但根据电台所说,未来也正是萧何和吕雉合谋,害死了韩信,这就是“败也萧何”。

“没有想到,后世这竟然成为了一个俗语了!”

身处其中的刘邦,心里有些奇异道。

随后他又是感叹道:

“不过这也充分说明了,做人要有始有终,端正地自己的言行,否则的话,原来帮过你的东西,也会反过来害你啊!”

如果韩信能够保持初心,不产生那么大的野心,他又何至于削了韩信的诸侯王之位,后面又怎么会被谋害。

同理,侯景也是一样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