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眼中,吃饭便是吃饭,遇上美食自然应该大快朵颐,无人需如此讲究。
而若是饭菜不可口,那么便填饱肚子为主,也不必在意那么多。
虽然说在京城他一向是吃着附和他纨绔身份的吃食的。
天天不是祥云楼便是醉仙斋。
这两家乃是京城最有名的客栈,据说厨子的手艺哪怕比起御厨,都不会差上分毫,而是各有千秋。
对于这点,李尚表示认同。
毕竟御厨的手艺他也是从小吃到大的,只不过御厨做菜太讲究礼仪规范,在那里有很多东西都是吃不到的。
而在外面的酒楼,以李尚的身份,想要什么不能吃?没有拘束的感觉要自在多了。
但是李尚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对于食物有多高追击之人。
毕竟也是在现代经受过众多调味料以及诸多美食轰炸的人。
大武的美食,虽然原汁原味,但是比起现代那百味而言还是稍有不及的。
所以对于李尚而言,吃的好吃的差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只是因为他有条件吃得好,自己的出身允许这样做,那他为何要委屈自己呢?
换而言之,若是处于行军之中,便是那硬的硌牙的干粮,李尚也能入得了口。
饭毕,龙游镇又是一番特别的景象。
不像其他地方。
在安吉,夜晚除了酒家之内人声鼎沸之外,其他地方便是安静漆黑的了。
在钱家的地方也无人敢锦衣夜行,飞檐走壁。
但是在龙游,夜晚却是全镇子的灯火通明。
读书人希望进京赶考,忙着熬夜读书,卷死同考的学生。
而其他人则是游赏在灯火之间。
在李尚的眼中,这里便是一种文学性质的庙会。
里面各种东西都有,但大多掺杂有文学成分。
若是没有一定知识积累与素养的人前来,可能懵着进来,懵着出去,完全找不到头脑。
换而言之,这就是一个有着一定门槛的文道庙会。
有诸多摊位进行着例如猜字谜,接对子,吟诗会之类的活动。
而往往魁首可以获得一些特殊的奖品。
就比如某某大家的真迹,亦或是某支工艺精巧,制造困难的毛笔。
反正游戏的内容大多与文有关,而其奖品亦是如此。
李尚来了兴致,还分别参与了两个游戏。
说实话,李尚自身的文学素养在这里是有些不够看的。
虽然他从小也有大儒教导。
但毕竟能够享受生活,谁愿意天天听着一个老头唠叨之乎者也呢?
所以李尚很快便学会了大武版本的逃课。
也就是在那时以来,他被冠以纨绔子弟的名号。
事实上,自身的文学素养并不是李尚制胜的关键。
李尚之所以能够赢了场中的文人,是他前世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成果。
虽然李尚并不打算当一个文抄公,但这也不妨碍他借华夏古今文人的作品一用。
结果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李尚所拿出来的诗词吊打场上文人,直接力压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