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来了?”
陈冲兴致勃勃的快步上前,接过零件。
又看了看图纸。
他对技术有浓厚的兴趣,如果不是工部尚书的身份需要做大量的文书工作。
陈冲简直也想当个铁匠。
拿着手里沉甸甸的零件,陈冲将其递给李书瑶。
“陛下,臣觉得图纸上最精华的不是打造出来的东西,而是炼铁的新法子啊。”
还没等说完,铁匠甲接话道:“陈大人好眼力!”
“我半生沉浸打铁一事,还真的没见过像陛下给的图纸的钢。”
“要不是今日开了眼界,恐怕一辈子都要在歧途上走下去了。”
铁匠们激动的不得了。
感受到了降维打击。
苏逸的图纸完全颠覆了他们以往的炼铁思路。
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李书瑶把玩手中零件,淡淡皱眉。
打造之前,她没怎么看过图纸。
总觉得这物件应该很大,这样才能发挥出大威力。
偏偏造出来后,是个这么点的东西。
还有一堆零散的零件,细长的铁管,木柄等等。
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威力的样子。
甚至她觉得还不如自己拿来的那柄钢刀。
“陈爱卿,你来琢磨琢磨,这东西怎么组装起来。”
“还有工造司的,你们你也来看看。”
图纸上既然是零件,那就能组装起来。
李书瑶是懒得研究了,就全权交给下面的人。
此时此刻。
京城边上,城南,苏逸的地边上。
姚鼎臣怀里抱着一个布袋子,装着物料。
在苏逸的要求下,三间屋子的其中一间搬来了打铁的工具。
姚鼎臣呼啦一声,把东西丢到旁边桌子上。
“苏先生,咱不是......读书人吗?怎么老是干着铁匠的活?”
他以为苏逸的生活:教书,享受学生们的尊敬,读书吟诗,丝竹乐舞。
总而言之,极尽读书人的雅趣。
结果自从到了学堂“上班”,不是去地里干活,就是买东西准备打铁。
“咳咳,读书人也要强健体魄,我这是为了你好。”
“孔夫子也是上马可开弓,下马能着书,咱们不能光看一面。”
“你想想,有时候道理说不通的时候,就要以‘理’服人了,对不对。”
姚鼎臣将信将疑。
“是吗?”
随后看向那堆物料。
再看向苏逸给他的图纸。
说是图纸,有点高估了,其实上面只有零星一两个零件的做法。
并且形状完全看不住来要做什么。
其中一个,更是卷曲起来的圆柱。
“此物是......什么?”姚鼎臣迟疑的问道。
“我从来没见过这种东西,是有什么用?”
苏逸答道:“弹簧。”
“要用到的地方还在另一个学生手里。”
姚鼎臣皱起眉毛。
另一个学生?
想必苏先生这么做,一定是有他的安排。
多半是一人一半,分工同时进行,能快些拿到结果吧。
他心里这么想着,手上动作没有停。
因为初次见面时,已经把苏逸炼钢的过程记得滚瓜烂熟。
加上现在已经有图纸,制作“酱料”的方式也完全清楚。
所以很快就准备好了事先的工作。
“炼制弹簧,似乎有些难度。”
“依图纸上的大小,此物极为精妙,寻常铁匠绝对打造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