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鼎臣言之凿凿,十分确信。
他爹就是铁匠,其他铁匠的技术到底如何他肯定再清楚不过。
一旦微缩到一定程度,铁匠只有束手无策的份。
尤其是苏先生要做的弹簧,只有小拇指大小。
还极为纤细。
此等精度根本不是寻常铁匠敢想象的。
也就是苏先生有新式炼钢的法子才敢做到这么细。
换成原来的老法子早就半截断了。
没多久。
一片钢材被炼制出来。
趁着薄薄的钢片还是被烧的通红的状态。
姚鼎臣将其放在事先准备好的闸刀上面,咔嚓一下,一刀下去。
得到了一条细细的如同铁丝一般的长条。
然后又将其在苏逸打磨好的石柱上卷起来。
“这样是不是有些太厚了?”
姚鼎臣还不太放心,因为按照苏先生图纸的设计,这届弹簧应当是纤细如同发丝。
现在手里的分明还有点厚。
“那就再打磨打磨。”
苏逸的答案永远是那么简单又实用。
不过他担心的并非弹簧做得如何,而是两拨人的精度不统一。
最后没办法组装到一起。
之所以分成两个部分,是因为其他零件难度不大,就是单纯的小一些。
所以让李书瑶带人去做。
苏逸清楚其他铁匠都能做出来,让她可能还更快点。
而其中最难的部分,便是弹簧。
弹簧做不好,击锤就容易出问题。
这样就没办法将燧石触发,产生火星点燃火药。
整个燧发枪也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他也一定要亲自把关,确保万无一失。
又过了两刻钟时间。
姚鼎臣不愧是铁匠的后人,力图精益求精。
反复打磨之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苏先生,你看看现在行不行。”
说完,将小拇指一节粗细长短的弹簧递给他。
“好,可以!”
苏逸很振奋。
成了,居然成了。
果然相信姚鼎臣没错。
他早就看出来,这小子是个细心的人。
当初从姚鼎臣告诉自己,站的地方是父亲曾经站过的地方就能认出来姚鼎臣的细心。
寻常人怎么会连站位都记得一清二楚?
绝对是平常观察的极为仔细。
不过,就算是姚鼎臣,见过铁匠父亲手中出过无数的东西。
也闹不明白,苏逸到底要做什么。
“苏先生,此物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
“咱们忙活半天,就拿到手指大小的玩意,未免太大材小用了。”
他脸色有几分通红,明显是羞怯。
别人都在研读经典,吟诵文章。
偏偏自己却在打铁上有天赋。
说出去简直要遭人嗤笑。
殊不知,苏逸看重的就是他这一点。
苏逸拍拍姚鼎臣的肩膀,安慰道:
“放心,不用着急,很快你就要见证大夏的历史了。”
“说不准大夏的史官都要给你在史书里记上一笔。”
“以后,你就是咱们大夏的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