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公公老泪纵横,扑通地跪下,恳切道:“陛下,老奴心中有愧啊!”
苏月倾看着这个和蔼的老人,心中一动。
她弯腰将孟公公扶起,温柔道:“孟公公,你是害怕我会秋后算账?”
孟公公不敢回答。
苏月倾心中却已经有了答案。
她杀死妃子的事已经广为传播,并且如今宫中有传言,前皇帝的静妃也是为苏月倾所杀。
孟公公在宫中多年,知道无论是谁到了皇帝这个位置上,都要摒弃之前的优柔寡断,变得狠厉果决。
哪怕他觉得以苏月倾的秉性,应该不会将事情做得那么绝,却也不敢去赌。
苏月倾叹了一口气。
人的是非好坏,虽然有时候会被迷惑,但是苏月倾还是分得清的。
孟公公向来真心对她,她自然会以真心回报。
她说道:“孟公公,你进宫多年,从我父皇在位时,就已兢兢业业地服侍了。苦劳高,功劳也高。如今你年岁也高了,朕感念你多年的照顾,特许你离宫还乡,安度晚年。”
孟公公忽地睁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向苏月倾。
他声音有些抖,“陛下……您说的是真的吗……”
苏月倾有些疑惑,问道:“孟公公你已经将近五十岁了吧,难道不是早该打算出宫养老之事?”
孟公公满是皱纹的脸上再次爬满了泪水。
随后,在孟公公的讲述之中,苏月倾才得知,在这个世界,入了宫的下人们,便没有离开皇宫的机会了。
他们一直干到干不动为止,便打发去了偏僻的冷宫慢慢等死。
所以,当孟公公得知苏月倾愿意放他出宫,才会这么激动。
苏月倾深感这个制度的不合理,打工人都有退休之日。
于是她便以皇帝的身份,新颁发了一道律令。
宫人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宫里,还是拿着奉银返乡。
这道律令一出,皇宫的宫人们都万分惊喜,深感苏月倾的深明大义。
孟公公身先士卒,做了第一个离宫的人。
傍晚,凌思澈得空,便来了永华宫。
他已经知晓了今日苏月倾的所有动作,看她的眼神,也有些许复杂。
苏月倾有些情怯,紧张地问道:“凌太医,你觉得我今日有哪些事做得不好吗?”
在这一方面,苏月倾早已将凌思澈当做了老师。
凌思澈轻轻摇摇头,牵起了苏月倾的手,目光中略略透露了些感伤。
“陛下,你做得很好。”凌思澈温声回答道。
“那你为何会是这副表情?”苏月倾咧开嘴笑了,想让氛围变轻松些,便伸手抚平凌思澈的眉头。
“正因陛下做得太好。”凌思澈继续回答道,“陛下你已经有了帝王之心,改变政令,拉拢人心,这些便是一国之君主应该思虑的问题。”
苏月倾眨了眨眼睛。
凌思澈又道:“臣只是担心,陛下自从起了这个头,便会一直放不下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