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议论不出什么结果,只得静观其变,让众人继续观察。
众人走后,王林长叹一口气,毕竟年岁大了,自昨晚便在考虑鲁通一事,精神耗损有些大,仆人端上参茶,他轻啜一口。
其实,不管是世家还是李厥,现在采用的方法都是劣币驱逐良币。
世家采用的方法是,抛撒劣币,回收良币,以此谋利的同时,摧毁整个货币体系,而李厥采用的方式则是,以劣币来应对高昂的物价,
通过转嫁劳动力,让百姓至少可以糊口,至于往下的发展,那便是收割世家。
现在投入房地产,无非就是开辟第二战场,因为李厥若是现在就放粮平抑粮价,起到的效果肯定有,但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朝廷损失惨重,
而世家带着收割的巨利平安离场,这样的结果,李厥自然接受不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洛阳好像变成了一个大工地,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投入到了房地产的建设当中。
大批的建筑材料自洛水运进了洛阳城。
所有的匠户登记造册,投入到新房的建设中,而农户,现在也是春耕农忙之时,在官府的干预之下,所有的壮力不准在工地忙活,
但是允许妇人和半大的孩子上工地,妇人工钱折六,孩子工钱折四。
这一政策,获得了百姓的一致好评,原本对官府所有的怨气,也因为这一条规定烟消云散。
三市之中的所有米粮行,依旧在售高价粮,排队的人络绎不绝,往往领了当天工钱的妇人孩子,拿着钱就进入了抢粮大军之中。
……
三月中旬的长安,依旧如往昔一般热闹。
上林署中,桃花绽放,牡丹留芳,争奇斗艳,与不远处劳作的农夫与耕牛,形成了一片祥和的氛围。
自从年初在李厥的带领下来过这里一次,李二隔三差五的就会来这里。
这次他不仅自己来了,还带着十多位臣子,还有自己的三个儿子。
选了一个高地,李二登高望远,对众人感叹道:“劳作的农夫,健壮的耕牛,健康快活奔跑的孩子,这样的景致朕永远都看不够的。”
“陛下,臣家里订了三十余个曲辕犁,发给了家里的农户,反应可好,都说省时省力,还是太孙厉害。”程知节大喇喇的说道。
李二淡淡一笑,不过片刻面上又露出一丝烦躁来,低声喃喃:“此地还是太矮了。”
老房知晓李二的意思,呵呵一笑道:“大唐之地万里,陛下便是登得再高,也不可能一眼看到边的。”
李二哈哈一笑,不过片刻喟叹一声道:“关中百姓虽勤,但土地贫瘠,已供养百姓千年之久,又要供养三百万之众的长安,负重太多。”
此话一出,几个反应快的皆是心中一紧,不明白李二在此刻说这一番话是什么意思。
几人继续漫步,李二不忘对三个儿子道:“食每餐,当知农之不易,你等生来富贵,便更要懂得珍惜,在这一点上,你们侄儿比你等做得好。”
三个儿子自然低头受教。
回程的路上,李二又对着来济道:“朕有许久未去洛阳,爱卿明日替朕去看看吧,要说起来,洛阳毗邻荥阳郡,沃野千里,有其得天独厚的地利在。”
来济领命。
众人大惊,如果说刚刚李二的话或许还只是一句感慨,那么现在这一句,便是暗示众人,他有迁都的打算了。
李二看了眼众人,淡然一笑便迈步前行。
而一直一声不吭的李泰,胸口明显起伏加剧,他恨不得现在就告辞回府,把这个消息传递至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