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皇宫,李二留下了左右仆射、长孙无忌还有来济,让其他人各忙各的。
回到王府的李泰第一时间叫来了管家。
“着人以最快的速度去洛阳,不,此事你亲自跑一趟,要快,将陛下要迁都洛阳的事告诉那些人。”
要不说是亲兄弟呢,同一时间,回到王府的李治,与李泰干的事几乎一样,吩咐着府中的管事。
“你亲去一趟洛阳,记着东南北三市的铺子,能买多少就买多少。”
看到管事鸡飞狗跳的去安排,李治这才往自己的躺椅上一躺,感慨一句躺椅是个好东西,接着又在心里盘算。
也不知厥儿这段时间在干啥,知不知晓要迁都的事,要是不知道,到时自己盘下的铺子,到底翻几倍转给他呢?
算了,还是租给他吧,吃租子更稳妥些。
想到这里,他居然得意的唱起了歌,不过没一会,就有一个太监走了过来:“大王,到演武的时候了。”
“废话,本王又不需冲阵杀敌,演哪门子武?”
“陛下说您胖了好大一圈,勒令您每日必须演武一个时辰,还要忌口,若是月余不减掉肚腩上的肉,您受责罚,奴婢要被杖毙的。”
得,李二感觉光自己一个人减肥,节食没意思,对于李泰他都放弃了,毕竟李泰打小就胖,但李治不同,这两年明显肥了好大一圈,这不能忍。
……
洛阳,李厥这段时间不好再出去走动,他不能让对方现在就知晓自己在洛阳。
对于洛阳现在的情况,比他来时还是要好的,一是百姓不论壮力,还是妇人全都忙了起来。
人一忙,往往牢骚就会少一些,这一点李厥很清楚,往往一个企业内耗过大,那就说明闲的人太多了。
现在百姓能吃饱,高昂的收入还是日结,结完钱还能快速的变成粮食,家中有了少量的存粮,人到底还是要踏实些。
粮食的价格好像也涨到头了,毕竟粟米已经被炒到近百文一斗了,相较之前的价格翻了十五倍以上。
他正在和武媚几人烧烤,房燕客走了进来。
“大王,今天街上发生了一件怪事,今天一个六沼人说是发现了一种新蔬,红红的小角角,还卖得死贵,要两贯钱一斤。
卖了半天,无人问津,他当时急了,说此物乃是良药,能迅速发汗,有一个浪荡子不信邪,就尝了一口,
结果刚下肚就说口疼肚子疼,寻了大量的水灌下,好一会才慢慢好一些,非说那六沼人卖的是毒物,结果把人逮到打了一顿,这不到去了衙门。
我估计那六诏人悬,打了也是白打。”
房燕客并未注意到,自家大王的双眼都直了。
……
PS:1、六诏,大唐对云南一地的称呼,到唐中期变成了南诏,再往后大理、车前国、南蛮都是唐末宋初的称谓。
2、网上查了一下,有植物学家在云南深山中发现了野生型小米椒,推断小米椒可能很早在我国就有了,属于原产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