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又叮嘱了一遍。
张仁和杨毫知道大哥对此事很看重,郑重保证道:
“大哥,放心吧,都交给我们!”
黄安点了点头,突然冷下脸来,吩咐道:
“那就带兄弟们回家,明日我会抽空来一趟。记得约束兄弟们,谁敢扰乱庄子,欺男霸女,我扒了他的皮!”
看着严肃的黄安,两人面色也同样肃然起来,拍着胸脯保证道:
“大哥放心就是,我们乡里乡亲的,不会欺辱庄子里的人!”
两人态度很诚恳。
黄安应了一声,随后摆手道:
“那就快带兄弟们回家!”
二人得了应允,身后众大槐树庄中出来的军人,纷纷欢笑了起来,嘴里喊着“多谢大哥,大哥慢走”之类的好话。
众人一分为二,杨毫领着他们,转道向着去大槐树庄的小路奔跑而去。
呼啦啦的一大群人离开,烟尘四起,留在黄安身边的自己人,除了余二哥他们十一个人之外,已经不足七个了。
这七个人都是丰安县城内的。
杨成武也在其中,他家在丰安城内,此刻虽然迫切地想要回家,但没有直接开口。
黄安往人群离去的方向看了一眼,又冲着身侧不远处的李安点了点头。
大手一挥,道:
“进城!”
说完,当先带着人入了城门。
之后,轻车熟路,直奔赵家武馆而去。
他现在有些奇怪,怎么李老伯没收到他的信吗?
今日这么多人出城迎接,怎么李老伯也没派人来接一下?
倒不是黄安喜欢这种场面活,在乎这些虚假的感受,而是李老伯这事做的确实奇怪。
城主、杨家武馆等城内这些外人都出来迎接了,怎么自己人就没派人呢?
这不符合常理啊。
一点消息都没有,难免让他多想。
只不过,等他带着兄弟几人来到赵家武馆后,才知道是自己误会了。
李老伯太忙了,他根本就派不出任何一个多余的人手,来做这表面工程。
因为整个赵家武馆大门前面的大道上,密密麻麻挤满了人。
黄安惊讶,下了马来,经过问询才知道。
这些人都是来赵家武馆送礼来的。
他们也听到了师傅成为火器司主的事情,而且不久后,还会在幽州城举行大宴,宴请四方宾客。
虽然他们本人去不了幽州,但是,礼数一定要做好。
故而这几天,基本上大半个西城的百姓都来了,更不要说县城里的那些大户人家了。
一个不落,全部都凑在武馆这边,提前将贺礼贺词呈上。
有时候,人可以不去。
但贺礼和恭贺的话,一样都不能少。
尤其是对于赵大人这般地位的大人,礼数一定要做周全了。
虽然哪怕他们送上了贺礼贺词,赵大人大概率也不会注意到他们。
但是,下面的人难免不会不计较。
阎王好惹,小鬼难缠的道理,哪里都有。
况且,若是真的走运,赵大人记恩情。
以后他们有难去求助,说不定能说句好话,也就有了由头了。
黄安骑着高头大马,他们一行人都是武者,只需喊一句“赵大人弟子黄安到”!
人群就乖乖让开了大路。
黄安顺利见到了李老伯,他看着更老了,声音嘶哑,想必这几天吼伤了嗓子。
眼睛充血,疲惫之态非常明显,但精神却很抖擞。
尤其是见到黄安后,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下过。
虽然没人出城迎接,但武馆内已经准备好了吃食。
毕竟,大门口那些百姓是来送礼祝贺的,赵家即使爬的再高,基本的礼数还是周全的,肯定要留下来让这些人吃一顿便饭才是。
黄安他们都是武人,都是自己人。
李老伯有心让厨房去大肆操办一下,算是为黄安接风洗尘。
但黄安一向不喜这中面子工程,他现在和师傅一家关系亲密,基本上就是自己人了。
所以,他直接带着兄弟们吃了一顿便饭,哪怕是余茂他们,也没有因此而生气。
正事儿要紧,他们这次是来办事儿的,不是来参加大宴的。
比起赵大人的事情,比起黄安的面子,若是因为少吃一顿就生气摆谱,他们还不会那么蠢。
黄安一边吃着饭,一边和李老伯简要说着幽州的事情。
他隐瞒了其中绝大部分的真相和细节,只捡好听的,有用的说。
黄安和李老伯很是熟悉,之前他在武馆内练武的时候,就经常去找小五,和李老伯经常谈天说地。
李老伯是个人精,听罢之后只顾着高兴,夸赞黄安激灵,老爷好运,也没有追问。
饭菜吃完,黄安将杨成武他们打发,让他们各自回家。
不过在这之前,他下了命令,让他们明日午时在西城门口等着,到时候他会去一趟大槐树庄。
将这些人打发走了,黄安又差人给余二哥他们安顿好住所,叮嘱他们好生休息。
等着一切安排完,天色已经昏暗了下来。
所幸,今日月光很美,晚上还能谈事儿。
黄安洗完澡,换了一身干净衣裳,坐在院中,打算等李老伯忙完过来,说说正事儿。
不等他问,就看到李老伯抱着两本名册从屋内走了出来。
“这是我亲自挑选出来的人。第一批一共535人,都是壮年劳力。男子455人,女子80人。都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至于剩下的人,还在收拾当中,半月内就能陆陆续续到幽州了。到时候,老爷会派人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