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长乐见两人的相处模式很是和谐,俨然一对从年轻恩爱到老的夫妻。
她又郑重行了一礼,“世熹能得二位青睐,是他的福气,孩子还年少,望二位日后多多提点他。”
花氏虚扶了她一把,“你们家里把孩子教得很好,尊敬师长,待人谦和有礼,虽说世人追逐名与利,都自有立场,但不论在哪行哪处,都是要先学会做人之道。”
看来,这孩子在学堂只待了一天,就凭实力收获得了他夫子和师娘的好感。
黎长乐带着黎世熹辞别,离开学堂。
花氏目光还留在拐出大门去的廊檐下,莫正德摇着头哭笑不得,“收敛着些,我看黎世熹那孩子都被你吓着了。”
“我看是第一天入学,被你吓着了才是。”花氏不甘示弱。
莫正德想起先前那孩子说的话,看得出来,孩子对学堂并不畏惧,也没怕他这个夫子。
莫正德背着手要去歇会儿。
花氏想着那个提篮,也跟着后头去了后院。
“老头子啊,那黎娘子送来的礼,你看了吗?”
“没看,怎么?”
花氏拖着他的衣袖,“那你赶紧去看看。”
“哎哎,你别扯,都这把年纪了,老胳膊老腿的……”
.
黎长乐和黎世熹坐在车厢里,问他今天和同学相处可好之类的,给他拿了零嘴吃。
经过乐山庄子时,庄子大门开着,两筐东西已经在门房外搁着了,刘铁锤就等在那里。
把东西抬上马车后便急急忙忙往绿水村赶。
回到村里估计差不多要天黑了。
去趟城里实在是太远,来回都去了大半天时间。
明天带着鱼儿吧,冷二也好出来放放风……
黎世熹头天上学,还是有不少话和黎长乐分享地。
关于拜师礼的庄重,午饭的糙米粥。
莫夫子在课堂上叫了他两次起来诵读,都是他会的,夫子夸了他。
再就是散学后的梨汤和师娘的关切了。
包括他觉得莫夫子有些像自己故去的祖父这些话。
黎长乐觉得,孩子大点了,就是得放他出去融合群体, 坦然地面对新环境,开阔眼界,提高自信心。
这孩子刚好在记事的年纪遭遇了接二连三失去至亲的打击,黎长乐还担心他心里有阴影,走不出来。
他现在能心平气和地提起旧事,黎长乐也真的是放心了。
总归以后生活在一起,在黎长乐心里,自己既是他姑姑也是他的妈了。
“姑姑,学堂里的李亦阳是知县家的小孩。”
黎长乐有点讶异,竟然连知县家的公子也去慕山学堂上学。
但想起慕山学堂的位置所在和名气,也能理解,大概也是慕名而至。
黎长乐却不知,李怀同让长子在慕山学堂上学,纯粹就是因为自己日常公务太忙,兼顾不到孩子的学业。
慕山学堂是县衙里的师爷推荐的。
他打听了一番,就提着礼物直接去敲了学堂的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