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的内心亦然不能平复,“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啊,管仲给齐桓公献计。现在的蔡国并没有大的过错,没有在各诸侯中被讨伐的理由,但蔡国的大哥楚国有问题呀。自蔡哀侯时起,蔡国便以楚国为马首是瞻,处处讨好献媚于楚国。我们以天子之命征讨楚国,顺便攻伐蔡国。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会盟诸侯。以楚国不朝见周天子,侵犯各诸侯为由,商议讨伐楚国。在商议中,齐桓公特意提起蔡国,蔡国身为周王室的分封诸侯,却常年和楚国狼狈为奸,因此在讨伐楚国之前,先征讨蔡国。对于齐桓公的提议,各诸侯欣然答应,毕竟这种压倒性的战争,对于各诸侯来说是有益无害的。
齐桓公率领着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联军讨伐蔡国,面对强劲的联军,蔡穆侯怎么能够去面对,只能是用土地和重金去投降求和。齐桓公带领着诸侯联军,在打败蔡国后,继续向南进军,直压楚国边境。
得知齐桓公率诸侯准备攻楚,楚成王派使臣到联军之营,说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牛马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意思呢,说齐楚两国相距甚远,就是牛马疯了乱跑也碰不到,你却来我楚国是什么意思?
而管仲对楚成王的答复,却有点勉为其难了,拿着百年前的事情为难楚国,也使楚成王愤怒,第一次谈判失败而终。齐桓公再次向南进军至陉地(今河南郾城区),楚成王再次派使去和谈,这次派大夫屈完出使。屈完出使诸侯联军后,齐桓公领兵退至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
齐桓公带着屈完观看了,诸侯联军的气势,以此想威震楚国,但屈完观看后是不卑不亢,劝齐桓公以德服人,天下皆服。若想以兵来屈服楚国,楚国便以山为城,以河为池来抵御强兵。屈完在召陵和齐桓公及各诸侯结盟议和。
关于屈完退师的故事,自古以来都为人们津津乐道。屈完的谦让而不谦卑,温和而不屈强盛,严词而不失国礼。使得齐桓公和诸侯退兵议和。
但如果结合前因看,齐桓公召集诸侯的名义是讨伐楚国,而他的本意却是讨伐蔡国。而屈完的义正言辞,也给了齐桓公一个台阶下,毕竟楚国的实力各诸侯也有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