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仁嘴上不认,身体却顺从地躺在穆言腿上,心和头发一样,都被捋得舒服无比。
就在所有人都无比期待的时候,智能工厂正式迎来了投产之日。早上八点多,各大媒体的记者被一辆辆大巴车送到大门口,一下车立时呆住了,眼前的庞然大物哪里有一点工厂的样子,倒像是位艺术大师挥毫落纸,流线型的结构是行云流水的草书笔画,各楼层旁逸斜出的绿色植物是名山大川的苍松翠柏,说是艺术中心都不为过。摄影记者二话不说,先拿出摄像机扫一圈空镜头,文字记者似有灵感袭来,拿出本子写两个片段。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莅临耀华终端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今天是我们落成投产的第一天,就允许我带大家一起逛逛吧。”
郝仁一副实验室装扮,搭配一副金丝眼镜,褪去了身上浓重的商务气息,变身文质彬彬的工程师。在金色的晨曦中,郝仁的笑容也染上温暖,工厂门口挺拔而立,每一个动作都可以作为企业宣传片中关键的一帧。
省掉了五颜六色的花篮和剪彩环节,郝仁直接将受邀的记者带进了智能工厂。虽然在很多外媒报道中见过科技时代的工厂,但真身处其中却依旧有难以抑制的激动。一条条排列整齐的生产线是五线谱,井然有序出现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是上面的音符,他们按照程序在每一个合适的节点成型,仿佛有一个无形的指挥家在统筹安排。
“太震撼了!”记者们由衷地赞叹。
“正如大家所见到的,耀华终端通过对生产环节的智能化监管,机器自动生产,能效闭环管理等,来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预计试点结束后,产品合格率将提升至99%,整体运营成本将降低10到15%。原本对产品质量和交付日期等不可控的因素全部可视化,任何的进展和风险都能未卜先知......”
专业词汇在郝仁口中是外行人都能理解的意思,复杂的生产流程听起来也如砍瓜切菜一般容易。正当众媒体记者频频点头赞许之季,一个不和谐的问题出现了。
“郝总,听说为了智能工厂上线,耀华终端裁退不少人,不久前,一个被开除的名校应届毕业生发帖表示耀华终端不顾员工个人意愿,将高学历的员工强行分配到工厂做螺丝钉,而一切只是为了展示耀华终端的工人都是高素质人才,从而塑造科技形象。另外,分配到智能工厂的员工有重重考核,如果不能通过就会被淘汰,其中包括大量生产线上为耀华工作多年的老员工。我想请问这些情况是否说明耀华终端企业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和科技至上有矛盾?用技术取代人力,带来的员工失业问题郝总有考虑过吗?”一个年轻的男记者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陪同参观的穆言很是难堪,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尽然混进来一个浑身刺头的记者。数十台摄像机对着郝仁,现场直播的红灯忽闪忽闪,所有记者都在等着,有的是为郝仁捏一把汗,有的则是在期待,期待一个爆点新闻。
郝仁不着急辩解,目光看向穆言,给她一个安抚的眼神,然后才幽幽开了口。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位名校毕业生叫何书文吧。”
“想不到郝总日理万机还记得一个被裁退的员工。”男记者不依不饶地说道。
“很难不记得呀,与智能工厂相关的员工中,只有他一人因为违规而被辞退。”郝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