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先或许只有你们年轻一辈才能担起大任了,文先虽说也有一腔热血本事也不弱是为平和时代一能臣,却终究不是乱世中的一肱骨之臣,你能明白老夫的意思吗?”
沉默许久,杨赐将手按住尚方宝剑,尚方宝剑突然柔和起来,不再暴躁了,杨赐带着希冀的眼神看向吕布。
吕布看着尚方宝剑,又看了看杨赐疑惑地说道:“小辈知晓,只是外人看来某虽是驱除鲜卑和匈奴这等蛮夷,是靠沾满鲜血染上无数人命得来的,某虽称为飞将军,却无仁义之心道德之束,小辈不知为何能博得伯献公的厚爱和垂青呢?
何况伯献公能寄托的人有很多,于公于私某清楚伯献公如此对待一汉将多太厚爱了,某所知道的曹孟德,便是那样一样为大汉尽心尽力的汉臣,听说他时常加入对抗董卓的队伍里面,且具有能力,从一个校尉便做到中间。
虽说曹孟德为阉宦之后,但其实出身并不差,且此人颇具手段和魅力,早期就凭借自己的才智立威,手下的人也很多实力并不差,且某也结实过他,曹操于我,他应该更符合伯献公的人选。”
杨赐笑道:“奉先,在并州境内驰骋疆场谁人能挡,怎么如今却是这般犹豫?”
吕布摇了摇头道:“只是疑惑罢了,这些年的经历,晚辈确实变了。”
杨赐笑道:“可老夫知道你并没有被这世道改变,俗话说得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便最是能证明你没有改变,你的勇武已经深深印在你心底,如今的犹豫和不自信只是因为太孤独罢了。”
吕布没有回话,其实杨赐说得对,战场上若是手持方天画戟胯下血红赤兔,他积累的儒雅和谦虚便会转瞬消逝,骨子里的嗜战吕布并没有随着时间磨去。
杨赐见吕布沉默了,便道:“曹孟德是我的人选,不过如今已经打算放弃,他人能力是不错,胆大心细,有人评语,说曹操乃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其实不为过之。
可这大汉经不住曹操的折腾,能力不错现在也有这个忠心,可老夫说句实在话,纵使他曹操也愿意为大汉鞠躬尽瘁。
可大汉已经乱了起来,这已经是乱世了,纵使曹操愿意一直为大汉出力,但最终会逼迫曹操走向奸雄的道路的,所以奉先还觉得曹操是个人选吗?”
吕布自然知道日后曹操的所做,但现在的曹操可是全然不同,是为汉将和忠臣,加上吕布对于杨赐其实还是有困惑的,可杨赐这番话一下子就解决吕布的困惑。
吕布抱拳道:“伯献公深谋远虑,曹操的确是为大汉一个遗憾,若是只有一句应验,治世之能臣,那大汉的国祚倒可以安稳些,这是怕是没有这个机会。”
杨赐点了点头,有些赞同道:“其实这些也只是老夫的猜测,毕竟这些话还没有实现是有机会的,不过就从此事便也知奉先的决意和决断,如此果敢是为大汉之幸。”
吕布摇了摇头道:“伯献公还是别打趣某了,某是个糙人,只知怎么做还望伯献公指点迷津。”
杨赐大笑起来,想了想问道:“奉先你可知同我下棋是何人?”
吕布回答道:“慈明公,乃是当世大儒大隐隐于市的大儒,是荀爽。”
杨赐道:“竟然知道,那为何问老夫怎么做呢?荀彧荀文若是连慈明公得意的孙儿,一身天赋可谓是直超于他。
小小年纪变让太学的老师无可教授,最终是荀爽亲自教他,奉先你说这样的才子投入到你麾下,他焉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