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一个新技术诞生时,我们总该警惕一下的,哪怕是杞人忧天,但这才是智者的表现,全然不顾后果地做事,人迟早会毁于自己手里。
现在互联网的电子书已经对传统的实体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谢地也不明白未来教育将何去何从,但知识永远是人所传递的。这一本质是不该改变的。
换做冷冰冰的机器教学的话,孩子可能会少了许多的感动,许多的人格魅力培养。因为不同的老师,就是有不同的人格魅力的,或许幽默风趣,或许严肃认真,这是机器所无法模拟的。也是学生所应该体会学习的。
高中时,谢地的数学老师就是那样一个充满了魅力的人。他上课幽默风趣,做起题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时而聊聊人生,从数学聊到万事万物,可以说整个世界就是数学,谢地也可以跳出来说整个世界就是历史。
他总能提出谢地闻所未,见所未见的观点,例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究竟有高低贵贱之分吗?并将自己的观点说得头头是道。最后直击人心。
使得谢地听完后,内心止不住地颤栗。也由此使谢地对这一类高能量密度的知识产生了无穷的兴趣,对这些可以颠覆传统三观的认知茹毛饮血。更对这样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感到无穷敬佩。
仿佛他的脑袋里装满了无穷无尽的宝藏,是珍贵的,无价的,神秘的,无穷的……
于是谢地也试着想要成为这样的人。这样一个谦虚低调,充满才情的人。
小时候谢地会因为老师对自己的帮助感动不已,将其写进作文里,一直传唱,永驻心底。现在谢地会因为老师的才情而感动不已,疯狂地想要接触,却又自卑地逃开。仿佛有种自己不配是这样优秀的老师的学生,因为老师的光辉早已盖过了一切。
早些时候谢地看见了巴金的师从,妒忌得很,那一辈大师,对巴金施以了无穷的财富,而这些是谢地再也无法体会到的东西,只能通过书籍去找,只能自己去悟。每每想到这里,便对死亡,特别是大师的死亡痛心不已。甚至想要代替他们去死。
爱知识、爱书本,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没有绝对的真理,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只是立场不同罢了,所以敢于怀疑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
我并不觉得有什么是无法超越的,只觉得有些东西是独一无二的,逝去了也就逝去了,再也无法挽回了。
如果有老师教会了谢地学习,那么就该有老师教会他如何生活,毕竟人的一生,生活才是最核心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是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乃至国家的责任,但如果一个好的老师,就应该问心无愧地向学生展示自己是如何生活的。
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地面对生活,模仿和学习好的生活方式,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在塑造人,与其让污垢流进教室里,不如让流光流进学生的心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