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获取记忆时,同样也在丧失一部分记忆,所以人总是在变的。
一个人变得越来越不在乎面子,越来越不拘谨,也就意味着其渐渐放弃了对他人的尊敬意识。对未来记忆的随意,也是对过去记忆的不珍视。
因为大量的不好的记忆,涌入之后,反而玷污了那最后的一片净土。而谢地现在愿意做的,便是把这片净土尽早记录下来。
人们都说人越老越迷信,这是应该的,毕竟人越是成长,担心的东西就越来越多,后来完全无法靠自己掌握了,只能靠神灵了。
几乎很少有人能够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明白自己人生的意义,所以总需要有一个信仰,有一个指引。
也有人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性格越像同一个人。我可以赞成这个说法,不过我觉得他们都越老越像小孩了。
偶然在街上见到一个人,一个景,仿佛瞬间有无数的回忆在上面叠加,好像那个人是曾经喜欢过见过的人,好像那个景是曾经来过,拍过照的景。
然而这一切不过错觉罢了。错觉让人恍如隔世,一下子陷入无尽的回忆,仿佛一切都还在昨天。一切都还在眼前。一切都转瞬即逝,什么也抓不住,光如何能抓住呢?
小猫、小狗、大熊猫,诸如此类毛茸茸的动物,往往都很幸运,也活得很安逸,所以长毛或许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谢地也不愿意去刮掉这些杂乱的毛发,反正刮了也只会以更加疯狂的态势重新生长出来。
晚上谢地躺在床上思索如何把回忆写得更有趣时,同样思绪也像这长毛一样疯狂生长,越试着去剔除,却又长得更多一些出来。
最后只能作罢,也只能承认,一个人的回忆并不总是有趣的,甚至有些感觉很有趣的记忆,描写出来也是非常枯燥乏味的。
谢地的回忆有限,脑洞也开得不够大。只能像记流水账一般写着,期待有一天自己看的时候能有些许感动。
他该从小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看完一部电影,看完一本书都写写观后感的习惯,或者记录一下随兴所至的生活小感悟,这些全是无比珍贵的记忆,可它们现在全部逝去了,一去不复返了。
或许谢地有了儿子或者女儿便会教导他这样做,尽管她可能不愿意,但谢地应该是耐心劝导的,相信他以后也会十分感动、感激的,倒不是感激父亲,而是感激自己。感激自己曾经的记忆那么美好,并被纸笔记录下来了。
谢地很明白,一个人的青春过去了,就等于失去了最宝贵的一样东西了,不敢再随便爱,随便玩。留下的空白和遗憾,再也无法填补,哪怕用整个后半辈子,都无法弥补童年和青春的缺失,这是极其可悲的一件事。
当然可悲也意味着可喜,这个世界是矛盾的,尽管青春没有遗憾,欲已满足?到头来不过还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