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耽美小说 > 穿越女遇到重生男 >第169章 故乡来客

第169章 故乡来客(1/2)

 推荐阅读:我一定是穿书了太古帝剑决都市之超凡主宰这个王妃又凶又狂又护崽斗破:我在幕后做大佬都市之寻宝猎人我外婆是武则天玄灵争仙穿书后我带着四个宠妹狂魔造反了!修真大典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根娃默默地站在旁边的侧间里, 里正陪着他:“娃儿呀,莫伤心。”

根娃抹了一把泪说道:“我才没伤心呢。”他顿了顿:“阿爷,县令大老爷是不是还要审问娘?我亲娘的事爹他没说。”

里正问他:“娃儿, 你是不是不敢听了?大人说了,你要是不想他听了, 咱们就走, 不听了。”

根娃出了一会儿神:“我想听,我想知道我亲娘怎么了……”

里正摇了摇头,到底还是没忍心说什么。

外面大堂上施禹水又把老根婆娘从牢里提出来,也是直接说道:“你男人已经招认了,是你指使他去买一个孩子,是你跟另一家的婆娘商量好了之后杀的人。后来被你们两口得到的女人生下了根娃之后,也是你主动打杀了根娃的亲娘。”

跪着的女人气得大骂起来:“个老不死的敢全部推到我身上?我要不是为了给他留个根儿能去吃那些苦『药』吃得生下个没用的儿子,还把自己的身子吃坏不能再生?知县大老爷青天在上,民『妇』冤枉!”

施禹水不动声『色』地说道:“你既然喊冤, 那就是说, 杀人的是老根了?”

女人恨恨地说:“可不就是他!那个女的被我们关了两年才生出来孩子,个老不死的看她年轻就想留着她一起过,跟我说什么‘反正孩子都生了,不由她不跟我们走’这种话。我能叫他带上那个女的回来?回来家里还能有我立脚的地方?我就偷偷去跟那个女的说了,我男人怕放她走了之后她告发,打算害了她的命。我不忍心,要放她走。那个女的也蠢,跟我千恩万谢趁夜就要跑。还不是被个老不死的装个正着?一石头就把她给砸死了。”

侧间的根娃愤怒得冲出来:“你, 你,你,我娘是被你害死的!”

女人抬起头来,眼中的愤怒比根娃更甚:“我害死的?这个罪我不背!想恨就恨你爹个不要脸的吧。我跟他成亲那么多年,替他孝顺公婆,给公婆养老送终,辛辛苦苦找『药』吃给他生孩子,他个怂货一看自己儿子不能传宗接代不是转眼就扔了?你以为他对你好?你怎么不想想自己要是也不能传宗接代,这会儿子骨头都化了灰了!”

根娃怯懦地后退了一步:“你!爹都说带着娘回来了!要不是你……要不是你……娘怎么会死……”他呜呜地哭起来。

女人冷笑一声:“凭什么怪我?你哪来的脸怪我?要不是我养大你,你以为你能活到现在?我难道放她走难道不是好事?你当你娘愿意生下你?在她眼里,你就是个孽种!如今看来,真是个孽种了!”

里正出来把根娃拉回去了。

施禹水又继续问案:“若是本县叫老根出来与你对质,你可敢继续指认是他杀人?”

女人已经破罐子破摔了:“有什么不敢的,还不是他先卖了我。”跟着就把当时的细节讲述了一遍。

施禹水叫文书将记录读给她听,读完之后拿到她跟前叫她画押。女人爽快地画了押,却问施禹水道:“大人,是不是我生的那个孩子后来被人养大了?他现在怎么样了?”

施禹水沉默了一阵:“本县十多天前发现了一具尸体,二十多岁的男子,双腿残疾,并且是天阉。左边胸口有一个痣。”

女人也抹起了泪:“这么说,我那苦命的孩如今也没命了?”

施禹水又是一阵沉默,之后说道:“他的尸体还在,本县特准你可以去看一眼。”

女人磕了头,施禹水唤了两个衙役带她去敛房,之后再送回女牢。

退堂之后,里正带着根娃来给老根求情:“大人,根娃还小,他的亲娘没了,虽然是老根动的手,可也是老根婆娘挑拨的,请大人宽容一二,对老根从轻发落吧。”

施禹水的摇头看在根娃的眼里近似残酷:“本县做不了主。”

根娃突然疯狂起来:“你算什么青天大老爷,我娘都是那个臭婆娘害死的,根本不关我爹的事!我要去京里告御状!”

施禹水叹息一声:“县令本就没有判死刑的权力,所有死刑犯都要上呈州里,由知州大人判决,再上报给刑部核实之后下发本县。”

里正听得明白,劝住了根娃。施禹水命他们下去休息,自己看看天『色』,也回了后院。

淑娘问他怎么心情很沉重的样子。施禹水便把老根婆娘的话说了,最后说道:“我本来也觉得若不是她骗那个女人,根娃的亲娘可能还不会逃走,也不会白白送命。后来听了她骂根娃的话也觉得有些道理。”

淑娘的心情也沉重起来:“不过,不管怎么说,老根两口子都是犯了法的。事关人命,郎君就算觉得他们情有可原,也不能自己做主。再说不是还跟真阳县的拐子夫『妇』有关?拐子的案子还牵涉到了杭州知府跟什么地方的通判?还是上呈知州决定吧。”才怪,这种为了后代变成人贩子的人,杀一千次都不为过。可惜这一点就连在现代都不能达成社会共识,在古代这么看重子孙后代的时候,更没可能了。

她叹了口气丢开了这些:“圣寿寺是不是在山上的?”

施禹水看她一眼:“你怎么想起了圣寿寺?不过你这一说我倒想起来,还没叫王二智清详细说说到圣寿寺的事情。上一回我去真阳县,那边县里人提到圣寿寺,还说因为梅家出资给寺里造了水车,所以香客方便多了呢。”

他摇摇头:“梅家似乎这些面子上的功夫一直都做的不错。”而后起身去叫王二跟智清到外间说话:“你们先去圣寿寺,僧人为什么不肯出面?”

王二尴尬地笑了笑:“大人,其实是小的直接提议先去见真阳县令的。小的觉得大人可能很想知道拐子的案子怎么样了,而且直接从黄县令那里讨一份文书再去寺里,还免了寺里和尚前倨后恭的可能。”

施禹水一愣,智清就在一边说:“小的当时不愿意,觉得圣寿寺不会不帮忙的。不过想到王二哥说的大人想知道拐子案的事儿,就听王二哥的了。”

施禹水笑着问道:“那你们后来去寺里的时候呢?僧人是不是没有为难直接就出面了?”

智清想了想:“确实没有为难。”

王二也说:“算不上为难。小的跟智清去到圣寿寺,说是求见方丈的。知客僧说方丈不见客,叫小的两个在寺里随意游玩即可。小的说是奉了大人的命到麻寨办事,但是不通那里的话,想要请教寺里僧人有没有能讲麻寨话的,可以出面帮着传个话。知客僧这才说方丈正在见客,叫小的等一等。后来方丈果然见了小的们,一听小的请求就提出净明师父出身麻寨,叫净明师父跟我们去办这趟差事。”

智清补充道:“方丈见的那个客人小的一时多嘴,问了知客僧一句,知客僧说,是三十多年前给寺里造水车的梅家派去的人。”

王二也想起来了这回事:“哦,对了大人,小的后来跟知客僧打听梅家人去圣寿寺做什么。知客僧说,梅家造了水车之后就有家人在寺里出家,三十多年来差不多有十来个梅家的僧人了。方丈索『性』给他们单独指了一个院落,就在造的水车那里。”

“小的奇怪梅家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出家,知客僧就告诉小的,这还算少的呢,隔了几里远的一个庵堂,几乎全是梅家的女子出家,差不多算是梅家的家庵了。寺里才一个梅家的独院算什么?何况也是方丈说了之后,梅家自己送了材料去造的房子。”

“后来梅家又派人跟方丈说,虽然这些人已经入了佛门,需要粗茶淡饭。可是家中还有亲眷,不忍心令他们真的就粗衣糙米的过活,经常派人给寺里送米面菜蔬。”

施禹水笑了:“我看方丈是觉得梅家出来的僧人跟寺里其他僧众不通,专门把他们区别开的吧?”

智清点点头:“小的觉得可能是这样。回来的路上王二哥跟那位净明师父打听,净明师父虽然是说着什么‘闲谈莫论人非’的话,不过也说了一句‘不类出家人行径,本就该有所区处。’”

施禹水点了点头:“看来梅家去出家的人着实有点不像和尚了。”见两人没有别的话说,就命他们回去休息,自己回到里间,淑娘正一脸雀跃地等着。施禹水不禁调笑道:“娘子怎么不在床-上等我?”

淑娘白他一眼:“人家有正经事想跟你说呢。”

施禹水笑着在她脸上亲了一口:“我说的也是正经事啊。”

淑娘倒在他怀里:“郎君啊,我有一个想法你听听,梅家……”

施禹水封住了她的嘴:“明天再说吧。”

……

第二天一早,淑娘根本没想起来自己昨天晚上想说什么这一茬来。

施禹水来到衙门继续办公,袁县丞来提醒他:“大人,立冬前后第二季稻子就要收获了。大人早作打算,不要被庞大人蒙骗了。”

施禹水立刻翻出三年来的卷宗:“丁县令那时候收的是一季,税三成,第二季就不收了。为什么丁县令走后变成了收两次,每次两成?”

袁县丞摇摇头:“大人不知道,丁大人来之前就是两季两成。丁大人本来是想减轻赋税的,就定只收第一季三成,结果百姓当年就不种第一季,没收上来几颗粮食。他道是没想到百姓如此『奸』猾,已经改了第二年起照旧,只是临时丁忧走了罢了。”

施禹水疑『惑』道:“即便百姓不种第一季,有现成的田地放着,照着田契手定数不是还能收上来吗?”

袁县丞就笑了:“本地与北地不同,山多水多田少。按照田地一亩收定数收不到多少。所以才要看收成,不管种出了多少稻子,都要交两成。百姓临时放水把水田淹没在水下,又有小吏欺上瞒下,县令不能一一的核查。”

施禹水点点头:“本县知道了。银场那边怎么样?”

袁县丞摇摇头:“属下不知道,丁大人走后银场也是庞主簿盯着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