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碎片化时间”这个概念,其实最早应该追溯到01年退特这个网站的成名史。
名字的来源也很有趣,三位联合创始人认为鸟叫是短、频、快的,很符合网站的定位,所以就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的确如此,这个网站从一开始开设的目的就是利用人们的碎片化时间来刷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也许是一段文字,也许是一个视频。
这些碎片化的看似不多,但累积起来其实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国内最早利用这一点发家的,要追溯到炫衣科技借助sina微博平台推出的瞬拍应用。
当时这款软件主打的就是“10秒拍大片”。
短视频平台一般都是以秒计时的视频长度,主打的就是以快、小、短的特点,去迎合现阶段用户对视频浏览的需求。
当然,后来瞬拍这个软件之所以没有大火,一个是因为低俗视频的涌入,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大,导致部分创作者的热情不高。
一个则是因为没有新鲜血液的涌入,视频创作者只知道内部互相模仿,这就造成了文案重复,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虽然瞬拍没有成为行业顶尖,不过,倒是让其他的科技友商看到了碎片化时间利用的重要性。
后面各大科技公司又陆续出品了几款短视频平台软件,如西柚、美拍、微视,但也算是各自有一方天地,并没有出现真正的领头羊。
直到16年暑假,一款名为逗音的短视频平台横空出世,并且在2018年期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日活跃用户破亿。
此外,它被定位为一款社交视频应用软件,人们可以不止可以在上面刷视频,还能够进行交友。
逗音的成功让背后的母公司字符跳动一下子就火了,短短几年就创造了千亿营收。
后面更是被福布斯预测为近十年来进步最快的科技公司。
当然,这么庞大的效益并不是纯粹靠视频播放就能达成的。
这种单一的短视频工具App,目光短浅的人只知道利用庞大的用户来打广告,但短视频平台的功能比想象中的还有多。
因为短视频天生具有展示商品的能力,所以在后期还可以进化成“信息流+电商+直播+社交+游戏”的庞大综合体,这一矩阵模式的建立才是支撑起逗音商业化版图的关键。
不过,江越就是再这么羡慕,以目前的手段也很难复制一个逗音出来。
因为现在可是流量时代,5块30M的流量,大概还不足以支撑起人们刷视频的动力。
现在江越觉得,从前习以为常的wifi,真是一个造福人类的设计。
所以说,不管是微博还是现在的短视频,都是在不断地用碎片化的内容,来潜移默化地改变用户的浏览习惯,以便能最大化地吸纳用户并博得青睐。
而这个“碎片化时间”的概念,也可以用来运用在游戏开发上。
纵观现在国内外所有的游戏厂商,在研制游戏的时候,想的都是如何添加有趣的剧情,或者是设置在线时长福利,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在游戏上花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