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4日,央行宣布降准,幅度是0.5个百分点。
降准这个词,是我们的老熟人。它隔三差五总要在我们面前表现一番。每次它出现,都会成为大家追捧的热点。这次也不例外。
不过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每次看到降准这个词。第一反应不是它经济学上的意义,而是他文字学上的有趣。因为它是一个高度浓缩的词。
汉语的浓缩也是一种极有意思的文化现象。比如2016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我们中国人就把后面几个字给省了,简称里约奥运会。又比如前几年有一个比较有名的电影叫做《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后来他的名字就变成了——《致青春》。
而降准这个词,也是运用了同样的手法。降准的全称应该叫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是说,所谓“降准”,一是“降”,二是“准”。“降”是降低的意思。“准”呢?“准”是存款准备金率的意思,把六个字缩成一个字。
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呢?由于存款准备金率这个词有点儿长。我们需要把它分成两部分来理解。
我们先说词尾的那个“率”字。
这个字在经济学上使用的频率非常高。比如我们前面说过多次的利率、汇率。所谓率,有一个亘古不变的原则,那就是一定是用一个数字除以另一个数字。比如说利率,就是用利息除以本金。比如我有一百块钱的本金,获得了五块钱的利息,那么就用五除以一百,结果就是5%,这就是利率。所谓汇率,就是在货币兑换的过程中用一种货币除以另一种货币。比如我用一百块钱人民币换了15美元,用100除以15,就等于6.5。也就是一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6.5。
那么,这里的存款准备金率,也一定是用一个数字除以另一个数字。至于是用哪一个数字除以哪一个数字,我们慢慢说来。
“率“字儿说清楚了,那么什么是存款准备金呢?
要理解存款准备金,可能要稍稍烧一下下脑子,不过不会太多。因为理解存款准备金就必须要了解一些金融内幕。可以说,当我们把存款准备金这个词搞明白的时候,我们也就搞明白了很多金融内幕,所以说它非常值得好好搞一搞。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搞一搞这件事。
要搞清楚这件事,就必须从银行说起。
银行是干什么的呢?它给我们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两件事,一是存钱,二是贷款。在我们眼中,银行是非常非常有钱的。因为那么多的企业,那么大的资金量,有很多都是从银行借出来的。在我们脑子里面,大概没有谁比银行更有钱了,银行基本上是有钱的代名词。
那么,银行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或者说,开银行的人哪儿来那么多的钱呢?
我想说,开银行的人有钱不假,但是,他贷款给别人的钱当中绝大部分却不是他的。他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
答案还是一个字: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