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好早有衙役和老百姓们在维持秩序了,对于从德仁堂出来的,马车门口挂了黄灯笼的马车大家都是很礼让的。
就连那些爱在街道两边摆摊的小商小贩,最近也习惯了总是把自己的摊子往边上多挪动一些,方便马车经过。
李晓兰也是被最近的事情闹得没办法,总是衙门和家里两头跑,所以他才在马车上挂了黄色的灯笼,参考的就是现代版的车。大家见到这黄灯笼之后,都知道这是官家办紧急案件时才会出动的马车,都很自觉的避让。
一路畅通无阻,马车很快就到了小衙门的门口。
看着地上跪着哭倒的一片百姓,李晓兰的眉头微微皱了皱,转头看向来报信的小衙役。
小衙役还懵了一下,赶紧解释,“不不,不是先前的那两批,应该是刚刚才来的。”
正在说话的时候,已经有衙役在维持秩序,将他们往里面送了。
李晓兰这才踏着马凳小心的下车,身上穿着披风被寒风这么一刮还是忍不住缩了缩脖子,赶紧牵着小冰儿的手快步的往衙门里而去。
镇上的衙门公堂人能多大,此时里面已经乌泱泱的跪了一地,都还只是那些头脑尚且清醒能够说话的。至于已经晕厥的,或者是哭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的,早就已经被安排到了后堂里休息。
“李大人来了,都安静一下,李大人来了……”有衙役维持秩序,将那些哭倒在地的百姓们挪动一点位置,方便李晓兰过去。
小冰儿怕这些人伤心过度,万一冲撞到了自家小姐就不好了,一直紧紧的盯着地上的那些手手脚脚,就怕一不小心生出来一个将她家小姐给绊倒了。
好在能跪在这里的人尚且都还有三分理智,有人的确想伸手去抱李晓兰的大腿,想着她怀着身孕,万一出了事可担待不起,又将手给收了回来,哭得愈发的伤心了。
李晓兰坐上位置,又拢了拢身上的披风,提起惊堂木“啪”的拍了一下:“都肃静!每家派一个代表站到前面来回话,其他人都随衙役先到后院休息。”
这么多的人,也不知道哪个是哪家的,到时候问起话来东家一句西家一句的,别说问案,怕是吵都要吵死了。
“青天大老爷啊……”一个老太太嗷的一嗓子,一口血喷了出来,又晕了过去。
衙役赶紧上前将老人扶了起来,往后院里送,李晓兰制止了他们,从位置上下来。给老人扎了几针,把了脉,又写了方子,确定没有大碍之后才让人去抓药和安置了。
就在回到椅子上坐下的时候李晓兰眉头微皱了一下,对旁边的小衙役道:“你去看看德仁堂旁边那家姓王的婆子今日可回来了,请她过来帮帮忙。”
如果没记错的话,两个孩子的学堂应该是沐休日,王婆子应当是带着他们俩回家来看望怀孕的儿媳妇了。
王婆子胆大心细,又是正义心肠,若她在,请她过来协调安置这些受苦受冤的百姓应该比衙役们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