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受天命,曾誓撼九州一剑惊。也少年狂,笑那何谓摒弃功与名。今初涉尘世,方知前途路难行。
纵有七窍心,不解天机怎算尽。既已入世,怎甘无获而离去。十年扬州梦已醒,半生残浮名。
——题记
“庭前芳菲再度春,天上圆缺又几轮。自有新客换旧人,莫叹逝水东难停。事有因果自无情,新乐奏难和,旧词吟梦了然无痕。
落叶飘零,蓦然方惊。此身亦是如浮萍,再忆旧日少年情,只叹轻狂意难平。
青锋刃下百骨葬,纵马飞驰血沙扬。生死惯看,不觉离乡去经年。荣华未见心已变,浮沉饮遍孑然,入喉历历入眼眸。”
苎萝非要跟着禾菱歌他们,还要拜禾菱歌为师。禾菱歌无奈,只得留下她,可是不同意做徒弟。
只希望她可以发现自己其实一无是处,然后自行离开。不过她低估了苎萝的厚脸皮,她一直不自觉的跟着。
听到那唱曲声里,有吴侬软语的小调,柔的像水一样。他们才发觉已然是到了扬州,是诗人笔下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好时节。
嫩柳新吐自芳菲,春雨润物细无声。衣衫轻薄,大袖飘飘。也有圆领革带,少年风姿好。
“师父,可巧了。我们赶上了上巳节,踏青去啊。”苎萝也许是从没见过这般的好风景,比起刚开始跟着她时开朗了很多。
“好啊,去吧。”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又称女儿节。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三月杏花香,他们也学当地人,带着酒菜在郊外野餐。“正是人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三月初三还有放风筝的习俗。
除了当风筝,女孩子最爱的自然就是打秋千的半仙戏了。传说中仙人居住在高空,因此称耍秋千的人为半仙,耍秋千为半仙戏。
身轻裙薄易生力,
????????双手向空如鸟翼。
????????回回若与高树齐,
????????头上宝钗从堕地。
???????——王健·《秋千词》
为了配得上这个风雅之名,年轻姑娘们都是花了心思的,她们让衣饰更艳丽飘逸,让花样更惊险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