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李闻的日子算不上好过,他入宫已然将近十年了,本是一直兢兢业业地守着自己一隅小院过活,管着几个同样兢兢业业的小太监。
大孟宫中的宫人委实多得很,只要他不刻意出现在人前,便不会有人认得出他来。更何况到了如今,那些能够认得出他的宫人大多不是到了年岁被放出宫,便是死在了宫里头的腌臜下面。
等到后来吴氏入宫以后,他又遵从大人的意思,被拨到了这个怯弱的小姑娘身侧伺候。一眨眼,便是三年。
门口蓦地传来一阵脚步声,稚嫩的小太监扒着门框,小心翼翼地探进半个头来。
因着这几日吴氏闭门不见,李闻的脾性较之先前要大上许多。他本就是阴晴不定之人,如此一来便越发叫人捉摸不透。
“李公公···”小太监极小声地喊道,看样子不过才十一二岁,行事难免畏手畏脚。
听得声响,李闻略侧了头,冷冷地看了一眼那小太监,面无表情:“怎么了?”
难得见他没有发难,小太监不动声色地轻舒了一口气,尔后从门框后头站了出来:“雍华门当值的曹诸卫托人来传话,说是有一个叫李光的人来寻公公您呢。曹诸卫担心是来胡乱认亲的,便让人将他给打走了。可又害怕当真是与公公相识的,所以才让人来问问公公,可识得一个叫做李光的人。”
“李光?”李闻略挑了眼,心中却是嗤笑了一声。
这曹诸卫当真是有意思,一面自顾将人给打走了,一面却又让人来问自己,可否识得这李光。
心中思忖了片刻,李闻抿着嘴,唇角溢出一抹极淡的笑意来:“我识得这个人。”他如是道,眸子里头飞快闪过一丝异样。
小太监登时有些不安起来:“可是那曹诸卫将公公的熟识给打走了,也不知晓明日他还会不会来···”
对于这般的担忧,李闻并不曾放在心上。
他其实是不识得那李光的,只是曹诸卫如此行事,委实让他心中甚是不痛快。守宫门那些金吾卫的趋炎附势远比大孟宫的宫人要明显许多,最是喜欢踩地捧高。那李光既是曹诸卫让人给打了出去,想来下手必定轻不到哪里去。
思及至此,李闻面上蓦地露出怅然的神色来,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道:“这李光乃是我老家的远亲,虽说许些年不曾见过了,关系也不如从前。只是他如今远道而来,想必定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走投无路之下,方才来寻我的。”
听得这话,小太监越发地局促不安。他有些畏惧李闻,见他如是道,遂垂下头来不敢去看他,只嗡声道:“要不,要不奴才这就去寻曹诸卫,让他务必将公公的远亲给寻回来罢。”说着,小太监转身便要离开。
得罪一个守宫门的诸位羽林,可远没有得罪一个宠妃身侧内侍的后果来得严重。虽说入宫时日不算太长,可小太监却十分清楚其中的利弊关系。
看见了自己意料之中的场面,李闻忍住笑意,点了点头:“如此,就有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