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那太监一声“传良家子入殿觐见——”,先是有两个着绛红色宫衣的嬷嬷走了进来,屈膝行礼之后,退至两旁,只见其中一个掏出约莫半寸厚度的名册,翻开来,开始朗声读名。
所谓的良家子入宫觐见,其实不过只是先叫中宫之主熟知品相,顺带了解家世出身罢了。
那嬷嬷每念五个人名字,便会顿下,等到那五人挨个儿进来之后,教陈皇后略扫一眼,退出殿外,方才会再继续念另外五个人的名字。
这些良家子入宫已然有些时日,规矩自是学得差不多了,以至于入殿觐见之时,举止投足倒是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便是连周充媛都忍不住称赞道:“嫔妾先前还纳闷着呢,听说今岁的良家子足足选了百余个,如今看来,当真是瞧着个个都好。”
有她开了个头,众妃嫔们自是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直至陈皇后无奈笑道:“好了,好了,若是眼下话都说完了,等到三日后的大选,只怕你们一个个,到时候可就找不着说的了。”
于是殿内的欢声笑语戛然而止,先前说话的陈美人掩嘴一笑:“还是皇后娘娘高瞻远瞩。”
这番陈皇后不曾应话,只抿嘴笑了笑。
此次采选的良家子虽说人数较之往年多了不少,可是入殿觐见的过程却是极为顺利,不过须臾功夫,便已然过目了大半的人。
就在尧姜眼花缭乱,有些走神的时候,突然只听得那嬷嬷似是朗声念道:“·······东都徐氏女,年十五········”
伴随着话音落下,尧姜只一个激灵,猛地坐直了身子,胸膛处传来剧烈的跳动,以此来显示她内心的波动。
倒也不是旁的名字不怎么出奇,只单纯因着这东都徐氏,正是已逝徐太后娘家的缘故。
尧姜几乎是下意识抬眼朝上首望去,正巧与陈皇后四目相对,二人眸中都飞快地闪过一丝意外,只下一刻,尧姜复又垂下眼眸,恰到好处地掩去所有的情绪变化。
“东都徐氏?”殿内有女子轻柔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困惑。
尧姜循着声音看过去的时候,只见那说话的女子随即舒展眉眼,似是恍然大悟道:“可是太后娘娘母家的那个东都徐氏?”
恰逢这一批的良家子入殿觐见,那出自东都徐氏的良家子,自然也在其列。听得上首娘娘主动询问道,她便往前一步墩身行礼,尔后柔声道:“回娘娘的话,懿安太后正是民女的表姑母。”
话音落下,殿内众人皆露出讶异的神情来。
这是陈皇后万万没有想到的,她先前虽说的的确确叫人从宗正寺拿了今岁采选的良家子名册,可因着许些缘故,她只翻了几页,略扫了几眼,并不曾看到有出身东都许家的小姐。哪里知道正是因为这个缘故,竟是使得她出了这般大的疏忽。
懿安太后母家的小姐被采选为良家子,而当今端坐在中宫之位上的皇后竟然毫不知情,若是叫旁人知晓,只怕还会以为这天底下最为尊贵的婆媳二人,生前不睦。
好在陈皇后面上神情早已经收敛起来,下首的众多妃嫔并不曾瞧出一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