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意思?”书棋抬起头,惊讶的看着县令夫人,尤其是县令夫人身旁的书虞。柳红和书远也都瞪大双眼,恨不得用目光把书虞当场杀死。
“老夫人,您先前拜托我调查的事,已经查清楚了。”县令夫人轻蔑的看着柳红等人,“当年在鸡鸣寺救了您的,不是书棋,而是书虞!”
老太太的心一揪,对这个结果似乎早有猜测,只是一直缺乏证据。
而书棋听到这话,却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似得,尖叫起来:“你胡说!救了祖母的人是我,明明就是我!”
有关于这件事,书虞内心也存疑,毕竟书棋从小就被娇宠着,早已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很难让人相信她有多么乐善好施,出手救人。
但,原主的记忆实在太模糊了,书虞努力想从脑海中抽取一些画面,可也只有柳红等人掐着她的肩膀,不停地告诉她,救人的是姐姐,而不是她。
于是,大脑也就相信了,也便形成了一段认为的记忆。而真实情况如何,反而想不起来了。
不过通过书虞对书棋的观察,她发现书棋脸上的愤怒是真实的,是真的觉得自己的功劳要被被人抢去了。
反而是柳红和书远,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全都低下了头,而后又恶狠狠的瞪着她,一副怪她坏了自己好事的表情。
书虞判断,是柳红和书远颠倒黑白,扭曲了真相。当年救了李老夫人的,是原主,而不是书棋。
柳红和书远当年本就是为了借钱,才来到惠城。所以为了有跟书棋姑妈谈判的筹码,他们就把原主做的善事,安在了书棋头上。
同时出于私心,他们也更希望书棋出人头地,接住李家欠下的大人情。至于原主,活该成为一块垫脚石。
原主从来都是那个后娘养的,从小就很悲惨。至于书棋方才控诉的说自己长大多么多么不容易,那纯粹是不要脸了。
“说救人的是书虞,你可有切实的证据?”李老夫人推开赖在自己怀里的书棋,谨慎的问道。同样的错误,可不能犯第二次了。
“有!”县令夫人立刻道:“衙役查到,当年有个在寺中乱跑的小丫头,打翻了佛前供奉的油灯,住持带着这小丫头去找她的父母,住持亲口说的,那对父母喊她,棋儿!”
“不,不是我,不是我……”书棋如遭雷劈,努力想要否认,可是被县令夫人这么一说,她脑海中却闪过一些画面。
她想起自己打翻了,然后被人责骂。
她想起自己被带到爹娘面前,爹娘和人吵了起来。
她想起自己内心无比害怕,然而爹娘说,她没有做坏事,她做了好事,她救了人……
“住持说,当年那小丫头打翻了油灯,被寺庙里的小和尚训诫,小和尚不过说了她两句,她便坐地大哭,引得一众香客不满。小和尚没办法,只好带她去见住持,住持这才领着那惹了事的丫头,去寻她父母。”
“住持找到这孩子的父母,把这小丫头做的事说了,本只是想让其父母管教下孩子,毕竟打翻油灯,是对佛祖的不敬。哪成想,那对无良父母竟反讹诈起寺庙来,说寺庙不周,油灯烫坏了他们的女儿,要住持赔一大笔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