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沈知意是行走江湖的侠女,谢隽之是胸怀大志的栋梁,他们两人无论是身份还是地位都相差悬殊。
沈知意不可能让谢隽之放弃抱负陪她浪迹江湖,谢隽之也不会让沈知意舍弃天性和自由困在暗流涌动的锦城。
所以刚刚确定心意的两人都为对方选择了容忍,沈知意开始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谢隽之细心呵护她的本心不变。
谢隽之中了状元之后,带着沈知意回了颍川。正如坊间流行的话本所说,两情相悦的人受到了男方父母的阻挠。
谢隽之的母亲看不上沈知意的身份,三番五次地羞辱她,直言沈知意配不上她儿子。谢夫人想啊,她的儿子好不容易考上了状元郎,就算不做驸马,也应该在锦城娶一位容貌上乘家世显赫的千金小姐。
玉白苏听的提心吊胆,连忙插嘴问了一句:“那你和谢大哥是怎么改变了谢夫人的想法?”
话本里不仅写有情人被父母阻挠,还写他们因为各种误会分开。
玉白苏很担心沈知意会因此对谢隽之产生怨怼。
“她还以为谢隽之是三岁小孩能任由她控制决定,实际上谢隽之早就羽翼丰满,谢夫人拿谢家威胁他,他便直接与谢家脱离关系带我回了锦城。”
每每想到这些,沈知意都会感慨她看男人的眼光也太好了。
从颍川回到锦城,谢隽之开始了他短暂的仕途。次年五月,春意盎然的时节,谢隽之和她成亲了。
成亲当晚谢隽之被灌醉了,回到新房以后就抱着沈知意说醉话。
他说阿意对不起,没能给你一个盛大的婚礼。
他说阿意阿意,让你受委屈了,对不起。
他像极了一个犯错的孩子,不停地叫阿意阿意。
他说阿意,我好爱你。
“后来谢隽之辞官,带着我离开了锦城。三年的时间,我们两个走遍了大江南北,最中意的地方还是小桥流水的江南,在那里住了小半年。”
故事讲完,有情人终成眷属。
玉白苏的心受了触动,藏在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被轻轻拂动。
“嫂嫂,我能问你当年谢大哥为何要决意辞官吗?”
“能啊,”沈知意笑着说,“当初谢隽之新官上任,处理所有的案件都要求公平公正,不论对方是平民百姓还是豪门权贵,他都一视同仁。”
也正因此,谢隽之刚上任不久就得罪了许多人,但因为他很受皇帝的赞赏,所以即便朝堂之上对他不满的人很多,也只能忍着。
后来丞相的独子当街纵马,踩死了一人,踩伤了五人,其中两人重伤。
那身娇肉贵的公子哥被带到衙门的公堂上还不见悔改,贵公子的作风嚣张得很,一边让衙役给他搬个椅子倒杯茶,一边让亲随去丞相府取银子。
谢隽之问他当街纵马伤人,他可认罪。
丞相公子认的干脆,还说他已经让人回府取银票了,给那几个人分一分这件事就算结束了。
丞相老来得子,对他这个独子可谓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宝贝得很。是以养成了他刁蛮跋扈目无王法的性子。
在府里丞相宠着他惯着他,可惜了,谢隽之不是他爹,做不来这些。
谢隽之当即下令把公子哥打三十大板押进牢房,三日后午时斩首示众。
小公子当时就傻了,衙役来押着他上脚镣手铐的功夫,他才想起要挣扎。
“丞相的独子根本就没有脑子,谢隽之最恨他仗势欺人,他还说什么他爹是当朝丞相赶紧把他给放了,骂骂咧咧的十分难听。谢隽之直接让人堵住他的嘴,他一下就安静了。”
后来丞相府得了消息,丞相夫人听到斩首两个字就昏死过去,丞相则被气的脸色铁青。
当即让人随着他一起去衙门找谢隽之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