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隽之早就料到丞相会来,茶都已经泡好了。
丞相开始还能压着脾气和谢隽之说几句软话,后来实在是被谢隽之油盐不进,软硬不吃的样子气的咬牙,直接就对他放了狠话,要是敢动他宝贝儿子一根汗毛,让谢隽之吃不了兜着走。
谢隽之云淡风轻地告诉他三十大板都已经打完了。
丞相一听三十大板眼前一黑,衙门的木板又粗又厚,衙役个个力气奇大,谢隽之又下了死令他们不敢留情,这三十大板打下去他宝贝儿子不死也要残了。
丞相气的掀翻了谢隽之的桌子,气势汹汹得拿着他的令牌进宫面圣。
听闻丞相一直跪在御书房门口痛哭流涕,求皇帝为他儿子做主。
轩辕冥无法,只能把谢隽之叫过来。
谢隽之来了,还带着丞相公子纵马行凶的证据一起来了。
轩辕冥脸色当时就变了,把文书扔到丞相脸上,让他好好看看!
没谢隽之什么事了,皇帝就让他回去。
结果第二日谢隽之就接到了圣旨,他升官了,同时另一层含义是让他把丞相公子放了。
丞相在宫中不知和皇帝做了什么交易,他儿子的命总算保住了。
饶是谢隽之很想把圣旨扔火里烧了也不能改变局面。
丞相公子无罪释放当天,谢隽之一纸奏章上书辞官。
轩辕冥不许。
谢隽之又上书请求辞官。
轩辕冥大发雷霆,把谢隽之叫到宫里骂了一通。
谢隽之心意不变,依旧坚定。
轩辕冥无奈,只好放他离开。
所有百姓都觉得状元郎该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谢隽之就带着沈知意离开了锦城。
临走之前,他把轩辕冥赐给他的银子全都分给了受伤的百姓。
后来谢隽之的辞官在锦城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说状元郎是得罪了贵人,也有人说状元郎是犯错惹怒了皇帝,无论哪一种传闻,百姓们说到最后都会表现一番惋惜。
谢隽之见识到了黑暗,所以选择放弃仕途寻找光明。
他走时,受伤的几个百姓拖家带口来送他,大声喊着感谢大人为民做主。
之后谢隽之辞官的真相被知情人一语道破,百姓们自发去衙门告丞相和他的公子,结果被官府派了衙役镇压,也因此不了了之。
“原来这就是谢大哥辞官的真正原因。”
玉白苏叹了一口气,心情很是复杂。
权力至上,强者为尊,仿佛公道和人心都不重要,都可以抛弃。
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丞相因此失了民心,轩辕冥手里就握住了他的把柄,在朝堂上打压丞相的势力,以此警示丞相莫要有不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