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李嗣昭太清楚潞州这一战的份量了。潞州不单是河东门户,也是河东杀入中原的要道。
潞州,古称上党。战国乱世之中,赫赫有名的长平之战,直接起因便是秦赵两国争夺上党郡的归属。而眼下的潞州对峙,不啻于另一场长平之战。
晋梁两军在此对峙许久,双方都将大半力气押到了这里。谁要是败了,非但军力大损,声势受挫,更要命的是失去了潞州这一片要冲之地。
打硬仗,河东铁骑从来没怕过谁。
但李嗣昭不得不慎重。为将者,未虑胜而须先虑败。这场仗若是败了,后果可能是晋王身死国灭。
当然,若是胜了,河东铁骑便可长驱直入中原,即便不能一鼓作气拿下汴梁,至少也能让朱温老儿元气大伤。而作为这一战的直接指挥者,李嗣昭本人的威望也会达到一个新境界,直追大太保李嗣源,成为河东诸将心中的另一尊战神。
无论如何,都要拼尽全力打好这一仗!
但很快,李嗣昭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很严峻——这场卷进来数十万人的对峙,梁军意欲在隆冬之际寻机决战,这是违背了兵家常法的。也正因如此,晋王应该并未做好此时决战的准备。那么眼下便是梁军占据主动了,若是他们早就有了筹谋,只怕援军在三五日之内便会赶到。到时候,晋军便处于显而易见的弱势地位。
此时若是向晋阳求援,会不会显得有些仓促?
李嗣昭当即立断,求援自然是要求援的,在求援的同时,他以昭义节度使的名义征调了后方二百里以内所有能联络得上的晋军部队。说起来,似乎有些不合规矩,但事急从权,只要能对前方战事有一丝丝的帮助,李嗣昭都不会放过。何况,在向晋阳求援的文书中,他已经将这个打算写了进去。想必晋王不会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斤斤计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