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曜登基元年十二月十五日,新朝的第一次朝堂议事在尚书省的政事堂召开。
燕国历代皇帝都将朝堂议事放在中书省的议政堂进行,李曜登基的第一年就做了三件令满朝文武惊疑的大事——太子詹事祁然拜相,官居尚书令;朝廷人事调动频繁,王氏、许氏、刘氏三家世代为兵部、户部、工部之官,如今皇帝不顾反对,将三家或对调,或作他用,使得他们都脱离了熟悉的职务;最后一件便是将议政堂由中书省搬到尚书省。
这件件都是牵动朝堂格局的大事,每个人都在留心观察和揣摩皇帝的下一步举动,所以,每个人都极为重视在十二月五日召开的新帝第一次朝堂议事。
按照燕国太宗皇帝的规定,在京五品官以上者才有参与议政的资格。
此时,鱼贯而入的文武无一不是五品官以上,无一不是带着满腹狐疑,若有所思,二三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进入政事堂,站在旁边的高处看,尤为壮观。
这里,即将诞生新的政令。
政事堂不比议政堂面阔五间,转身交换比较容易,此处略为窄小,尤其是二三十个人一起涌入,挨肩擦背,在内侍省内侍李龁的安排之下,款款落座,整个屋子才稍显宽敞。
众臣按文武分作两边,按职务坐在一起,见陛下还未来,皆低头静候。
有不安分者屡次抬头,想要看出些端倪,猜测本次议事的主题,只见新晋尚书令祁然、老臣中书令柳述、刑部尚书兼尚书仆射艾洄三人与陛下一样未到场,不由得两两低声议论何故。
正在奇怪之际,内侍唱颂,陛下驾临,两位相公和艾仆射的名字也紧跟其后。
众文武忙起身侍立,屈膝行礼,口称万岁。
李曜落座,先请了老臣柳述落座,再让众文武席地而坐,共商大事。
李曜今日显得很精神,还穿上了只有在大典时才穿的礼服,表现出了对今天议论之事的重视。在座的一些朝臣暗自纳罕,不解皇帝本意,心中开始出现惶惶不安的感觉。
“今日是朕登基以来的第一次朝堂议事,来得迟些,众卿多多担待,实是祁公、柳相和艾郎三位对朕所说的肺腑之言让朕多想了些时候。今日所议之事便是和这些话有关。柳相,你且与他们说说详情。”李曜道。
柳述起身,正色道:“今日朝堂议事是陛下登基以来首次议事,陛下心系国计民生,今日议事主要便是议一议益民之策。祁公对此已有高见,可先请祁公说个详情,众臣工一齐讨论,该如何做,分几步,从哪里开始着手,也有个大致的印象。”
柳述一番话将众臣的目光转移到了尚书令祁然身上。
祁然貌不惊人,身量不高,虽为当今陛下家臣多年,但满朝文武几乎没有看得上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