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人手就招收的差不多了,城里的穷苦百姓,听说百味居出头,出粮食容让他们开荒、做工,哪有不愿意的呀,几乎是倾巢而出,差点把食为天的大门挤坏了。
食为天就在百味居的隔壁,也是莫愁让李大奎买下来的,原本是一对老夫妻的,这对老夫妻的儿子几年前就死在了瓦剌人的手里,老两口守着老宅过日子,日子过得清苦。
听说李大奎要买他们手里的宅子,几乎也噎都没打,就卖给他们了,李大奎也没有占他们的便宜,在自己老房子旁边给他们买了一个稍微小点的院子,还给了他们不少的粮食和银子,足够老两口好好过日子了。
宅子被李大奎派人稍微一收拾,就可以了,因为是做平民的买卖,不需要弄的太过气派,只要干净就好,所以很快就收拾出来了。
漠城里有了这个小食铺子,这次又多了些人气,虽然小食铺子里只供应一种吃食,那就是汤粉,不过好吃不贵,一碗清汤粉只要5文钱,一碗加肉的,也只要十文钱,一碗下肚,浑身就热乎乎的,还有肉味,虽然价格比起灾荒钱,要贵一点,但是比起现在城里的粮食价格,那可是要便宜不少的,好多家境一般的,都能吃得起。
南岙村连着两年种番薯,这些番薯都被莫愁让三柱做成了番薯粉,然后大多数又被莫愁装在了戒指空间里,带了过来,卖个一两年的都没有问题,再说只要明年莫城这里种上了番薯,到了秋天自然会有番薯粉吃。
莫愁这次不但从粮库拿了不少的粮食,而且拿了不少的肉,瓦剌人喜食肉食,仓库里放了不少的肉,而且马棚那里还拴了不少的牛羊,这些东西当然莫愁都没有放过,统统包圆了,小食居的汤粉,就是以羊骨汤打底的,手头宽裕的,还能加几片厚厚的羊肉,在秋冬吃一碗这样的羊肉粉,一天精神头都足足的。
因为价钱便宜,分量足,味道还好,几乎大半个漠城的人,都喜欢早上的时候,过来吃一碗热乎乎的羊肉粉,然后再去做事,就连漠城附近的那些村民,有时候都会在大集的时候来店里吃一碗清汤粉,生意好的不行。
李大奎请了几十个人过来帮工,分两班,一班人专做早饭,从天不亮就开始生火煮汤,擦拭桌椅等客人上门,第二班人,从半下午开始接班,收拾中午的摊子,然后准备晚上出摊,还有招呼零星上门的客人。
人有了吃的,就有精神,漠城又有了点生气,漠城的百姓的脸上都有了笑容。
有手艺的人,可以到城外去帮着修建庄园,养牛放马,建房造园,总有你适合干的,只要你不懒,就能换来吃食和铜板,漠城的人,每天的干劲都是足足的。
漠城就这么渐渐地有了生气,周围几个城的人,听了之后,没钱的都来漠城找活干,混个肚饱,有钱的都来了百味居这里想用传说中的“全鱼宴”,就连外族的商旅也开始在漠城有了身影,就这样,漠城又开始兴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