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日天气却是晴好,温宁儿遂抱着馨儿从屋子里走了出来,打算去花园里逛一逛,让孩子多见见日头,也好长得强壮一点。\(o)/\更\最\\(o)/
馨儿如今已是三个多月了,比起刚出生的时候简直如同换了个孩子似得,虽然依然比同龄的婴孩要更瘦一些,但那一张小脸却是变得粉嫩不已,眉眼间愈发的清秀,和温宁儿一模一样。那小小的鼻子鼻梁高高,倒是像极了凌远峰。
温宁儿低眸看着馨儿正乖巧的睡在自己的臂弯,小嘴巴还不时的吐泡泡,当真是可爱极了。
她心头柔软,低下身子在孩子的脸蛋上亲了亲,澄澈的眼睛里是满满的爱意。
“你们听说了没有,大赫国皇帝赫连齐点名求娶筝云长公主,来提亲的使节都在宫里住下了!”
蓦然,一道声音传进了温宁儿的耳,她转过身子,隔着树影便见几个侍女正背对着她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温宁儿闻言心里也是一紧,难道说,筝云公主会嫁到大赫?
不由自主的,她悄悄向着那几个侍女走近了些,屏住呼吸,静静听了下去。
“是啊,我听宫里的人说,大赫国这次十分有诚意,只说若得长公主下嫁,大赫愿将锦幽十六州作为聘礼,送给咱们呢。”
“不仅如此,大赫国的皇帝还立下誓言,若得长公主,此生绝不会南下,再侵犯咱们大周一步!”
“那大赫的皇帝赫连齐据说心狠手辣,诡计多端,他的誓言又怎可轻信?我倒是觉得,若是筝云公主嫁了过去,就等于是进了龙潭虎穴。”
“所以说,王爷才会力排众议,说什么都不肯让筝云公主嫁过去呢!”其一位粉衣侍女语音清脆,这一句只让温宁儿听得清清楚楚,她身子一颤,怔在了那里。
“哎,说起来还是咱们王妃最可怜,给王爷生孩子的时候差点连命都没了,而且还落了个以后都不能生育的下场。可王爷倒好,一听大赫点名要筝云公主前去和亲,断然反对不说,还在朝堂上和王丞相吵了个不可开交,甚至都不惜与群臣作对,一意孤行的要攻打大赫,要我是王妃,怕是连死的心都有了。”
一袭绿衣的侍女的说完,立时就有人“嘘”了一声,压低了声音道;“这种话快别说了,若要被旁人听见,你是有几个脑袋?”
“这儿只有咱们,哪还会有旁人啊。”绿衣侍女不以为然,说完这话眼眸不经意的一转,却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一张俏脸变得惨白。
“王王妃”她双膝一软,跪了下去。
其余众侍女也是转过了身子,便看见温宁儿正抱着孩子,脸色雪白的站在那里,她们也都是怔住了,待反应过来后只一个个的忙不迭迟的跪了下去。
温宁儿紧紧抱着馨儿,明明站在日头下,可却还是觉得冷,刺骨的冷,一颗心仿似被人用无数的针狠狠扎了进去,痛入骨髓。
“你们刚才说”她终是开了口,声音却异常的沙哑;“大赫国点名要筝云长公主去和亲?”
众侍女面面相觑,却又不敢不答,只点了点头,恭声称是。
温宁儿竭力稳住自己的声音,复又道;“南陵王不同意她去和亲,是不是?”
她这句话,却无人再敢回答了。
温宁儿等了片刻,见诸人垂首跪在地上,并不出声,她的眼眸转到方才说话的那位绿衣侍女身上,只道;“你说。”
绿衣侍女身子一哆嗦,想起自己方才的话只懊恼不已,此时骇的眼泪都快要流了下来,又哪里敢说话?
“王妃饶命,奴婢方才不是有心的,王妃饶命啊”绿衣侍女只向着温宁儿不住的叩头。
“你和我说清楚,我自然不会怪你,你若不说,我立马就将你们方才的话全部告诉陈嬷嬷!”
众侍女皆知温宁儿平日里性子温和,对下人是最好的,可陈嬷嬷却不同了,就凭她们方才的那些话,若要陈嬷嬷来处置,怕是能将她们的舌头拔去。
是以听温宁儿如此说来,当下诸人都是慌了神,那绿衣侍女也是再也不敢隐瞒,只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王妃容禀,奴婢听闻朝大臣都是赞成将筝云嫁往大赫,以换得两国和平共处,可,可唯有王爷极力反对,无论王丞相如何劝说,王爷都是丝毫不曾让步,甚至,宁愿向大赫开战,也绝不愿长公主去和亲。”
“他这样反对,是因为筝云公主不愿意吗?”温宁儿轻轻出声,只觉得浑身发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