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们家乡的一个工程,听说还要新建一个纺织城,还有好几个项目,都建在一个县级市里。参建的公司我都了解了,如果他们建在这里的话,我们其实可以收购这家公司的股票,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债券,听说他们在打包出售,利息高,折价很多。”易剑宇说。
“易董,你的意思是让我拿债券,但你知道吗?我们这里的债券利息高,收益率可不高。”
“五年期,大概收益率有30%,已经很高了。我们不用持有,如果这些项目落成的话,这些资产的价格都会增长,我们可以转手让出去嘛!”
“收益率太低,但是目前我们资金量比较多,而且股市做多明显不太合适,要是往年你这种办法还可能行得通,因为有分级杠杆债券,现在的话,不带杠杆,就这点利率,收益率真不怎么样。而且你说的股票,那是搞地产开发,我觉得还是保守一点好。”
“不需要多少钱,大不了我们就只投2个亿嘛!”
“2个亿的总收益率,给你两年时间,封顶50%,也就是1亿收益。其实真的没什么可取之处,不过既然你这么坚持,我同意你来干,具体的细节你到时候给我整理整理。”裴光谦实在不好再拒绝易剑宇。
如果是在10年前,这种债券在碰到熊市的时候,一年收益率60%都很正常,相对于股票的投资来说,确实是很可观的。
熊市里能保持10%的股票基金收益率已经很不错了,大部分基金都是一年亏上10%-60%不等。
真是没有好的乐师,也就只好滥竽充数了。
关键是裴光谦知道公司现在几个人手上有几十亿的资金,如果这些钱都用于对冲策略,那只能砸进去大盘蓝筹股里,可是这些股票往往很是坚挺,一年都跌不下多少来。
有时候股市就像磕了药的猪一样,该大盘股跌的时候它不跌,大熊市里被炒的往往还是一些垃圾股,所以裴光谦也不敢冒险把钱投进去一些不确定的领域。
等易剑宇走了以后,裴光谦拿起行政部不知道什么时候放在他桌上的文件,仔细地看了起来。
这段时间里,几个产品的情况并不乐观,张枫操作的几个基金连续几周的净值都在下探,整月的收益率一直保持在3%左右。
如果一直是这个成绩的话,那么他们等于一整个月都没赚钱,白白浪费了时间。
靠那一丁点的管理费,根本就不够公司的日常开支。
主要是因为公司现在资金投得太分散了,人员在各地的开销都不小,而股权投资方面虽然有些成效,但是为了增加投资,裴光谦没有把任何一个项目止盈收回,等于说现在还是很不确定的。
不能像以往那样高额盈利的话,规模看似是增长的,实际上整体的效益可能还不如以前。
完成100亿的规模也没什么用,光今年的几个产品发行成本就高达几个亿。
因为合作的渠道越来越多,他们收的费用也越来越高。而其实最开始的那一两个基金,裴光谦他们都是靠的原来的基础完成的,大部分都是别人介绍过来的客源,所以相比之下,现在的新产品是越来越难做了。
张枫的能力并没有打折扣,只是她管理的资金越来越大,毕竟她的能力也有限,就算是换裴光谦来做,也不一定就会比目前的情况好太多。
想来想去,裴光谦还是觉得这些都是人才的问题,他决定再去催一下涂雨琪,看看她到底有没有把培训部的事情推上日程。
而且他还要去找易启贵,这批人招进来的话,裴光谦打算让安保部和那位心理咨询师先给他们培训。
一个是培养品德的,一个是激励他们做事的,两者结合起来,把这些东西培训到位了,然后才去考虑他们的个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