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灵异小说 > 民间故事全集【1】 >第134章 老汉娶幼妻,喜得贵子后全家欢喜,妹妹说:可能是个野种

第134章 老汉娶幼妻,喜得贵子后全家欢喜,妹妹说:可能是个野种(1/2)

 推荐阅读:特种兵之荣耀军魂机甲进化:开局怒揍太阳神火影,我和纲手青梅竹马重生1985,开局荒地六十亩娇宠:将军家的小娘子快穿之宿主又被大佬赖上了我和东煌画押,萝莉控必被我抓错爱之殇发带女星穹铁道:我在仙舟罗浮卖盲盒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明朝嘉靖年间,在苏州府元和县里有一个穷小子,姓唐名文柳。其父曾是府里的刀笔吏,整日舞文弄墨,他也算出自书香门第。

不幸的是,他幼年丧父,其母已不知是第几房的小妾。当服丧期一过,他们娘俩就被唐老夫人赶出了家门。

他娘背着他徒步走到了隔壁吴县,并在那里安了家。可没过几年,他娘还是因憋着这么一口气撒手人寰。

当时,唐文柳尚未满十岁。但别看他年纪小,他娘在世时却已教会了他如何识文断字。文柳不仅能出口成章,还写得一手好字。

他娘咽气的时候特意嘱咐文柳,日后一定要勤加用功,若也能做个刀笔吏,她和他爹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

他娘死的那天,文柳悄无声息地坐在他娘的尸体旁,一滴眼泪也没掉。直到晌午时分,邻居张妈见他家无人出入才觉得不对劲。

当张妈拉着几个壮汉闯进去时,文柳还在盯着他娘的尸身。据张妈说,这娃子当时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大概是吓傻了。

张妈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平日里瞧着文柳娘干啥都笨手笨脚,她总忍不住大声训斥几句。文柳娘既柔弱又娇小,被张妈一说免不得偷着抹眼泪。

张妈一辈子都呆在市井里,大咧惯了,哪见过这般娇滴滴的小姐模样?可她又管不住嘴,瞧见文柳娘做的不对时,她还是忍不住大喊大叫。

文柳稍大一些后气不过,径直去找张妈理论。没想到张妈一见他文邹邹,又一本正的模样便喜欢得不得了,也不管文柳是不是来找她算账的,只把连自家孙女也不舍得给,家里最好的点心都拿出来给他吃。

故此,文柳娘没了,张妈觉得自己理应抚养文柳长大成人。但文柳可不这样觉得,他告诉张妈他已经是个大人,无需任何人的照看。

张妈因何对文柳如此这般?只因她一直想有个孙子,可儿媳一连生了三胎竟都是女娃娃。现在儿媳因小产后流血不止,郎中探看之后说,她绝不可再有身孕,否则将性命不保。

天不遂人愿,张妈也无可奈何,只把文柳当作孙辈般爱护。可这文柳一不贪嘴二不好争,是个天性洒脱的种。

自打和他娘天人两隔后,文柳就靠自己卖些字画度日。虽家徒四壁,可他从不缺吃少穿。

就算老天不开眼,一场大雨将他的字画打个稀巴烂,张妈和她的几个小孙女也会偷偷把吃食,放在他家的破桌子上。

特别是三个女娃娃,总会扒着门缝偷看文柳。文柳一开始不屑吃嗟来之食,可当一连数日阴雨连绵时,就不得不狼吞虎咽一番。此时三个女娃就会在门外捧腹大笑,名为娟儿的二孙女笑得最甚。

“啧啧啧……”文柳在门内准会咂嘴说她们,“大家闺秀非汝之辈也,小家碧玉亦与汝等无缘矣!”

“大姐他在说什么?”三孙女秀儿刚刚七八岁的样子,听不懂文柳的话就憋住笑问大姐。

“我也不知道他在念叨什么。咯咯咯……”大孙女蓉儿和文柳年纪相仿,可她毫不喜欢刺绣和女红,什么大家闺秀又是小家碧玉的,和她又有什么相干?故此一抿嘴仍旧笑个不停。

“别笑了,别笑了!”娟儿忽然满脸不高兴地大叫道,“他在说,我们三个就是村姑!村姑你们懂不懂?”

“村姑?”秀儿和蓉儿茫然地看向娟儿,瞪着乌黑的四只大眼睛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不知道!”

“傻妞啊!咯咯咯……”娟儿大笑道。

“说我们傻?他才是傻小子呢!哈哈哈……”蓉儿和秀儿异口同声地说道,蓉儿又狂笑不止。

文柳此时推开了门,姐妹三人正围坐在他家门前。娟儿背靠门板,险些被文柳推个跟头。

“汝等并非傻妞也,唯不识身为女子,不识身为女子,自不知女德为何物,不知女德为何物,又且为女儿身,这岂不怪哉?”

文柳的一顿之乎也哉,让三姐妹彻底傻了眼,连自恃清高的娟儿也绕懵了圈。她们都呆呆地看着眼前的文柳,蓉儿笑到半截的下巴悬在空中。

“蓉、娟、秀儿!别去打扰文柳,快回家了!”张妈隔着栅栏大声吆喝。

蓉儿和秀儿扭身便跑回了家,只娟儿站在文柳面前纹丝没动。她定睛看着文柳,直到把文柳也看得慌了手脚。娟儿扑哧笑了一下,捂着嘴跑开了。

“有其祖必有其孙,此不足怪也!”文柳看着娟儿的背影轻叹道。

此后,蓉儿和秀儿仍一如往常,可娟儿却偶尔会独自跑到文柳家向他请教。文柳并不教她知书,只教她达礼。

五年后,娟儿出落得亭亭玉立,举止大方、温文尔雅。可蓉儿和秀儿却和张妈如出一辙,整日只知道扯着嗓子呱噪。

文柳而今对唐寅着了迷,每每见到唐寅的画作或诗篇,便忍不住临摹一番。娟儿总在一旁为他磨墨、铺纸,然后坐在一旁,静静地看他挥毫泼墨。

“娟儿,回家去!”

张妈越发看不惯文柳整日只作画不卖画,就知道吃她的白饭。又见孙女总赖在文柳家,被众人指指点点,她更是心中不爽。

“柳儿,不是张妈说你,你也老大不小,只顾玩乐总不是办法。”张妈支走了娟儿后对文柳说道,“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连自己的肚皮都填不饱,将来如何娶妻生子?”

“张妈说的是,文柳晓得了。”文柳毕恭毕敬将张妈送出门外。

次晨,文柳收拾了一大包画卷想上街市去卖,只听得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他推门一看竟是五个陌生的大汉,大汉旁还落着一顶轿子。

“请问公子可是姓唐名文柳?”其中一个大汉打恭问道。

“在下正是,列位是何许人?怎知我的名姓?”文柳很纳闷,细眼观瞧这几个人,确实从未谋过面。

“这就对了,请公子随我们走一趟吧。”说话的大汉一掀轿帘,“到了府里你自然就知道了。”

“请稍待!”文柳一听“府里”二字,已将他们的来意猜出七八分。

他退回屋内坐到桌案旁,仔细琢磨了一番后,挥笔写下了几句诗: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书写已毕,他将一大卷待卖的画作工工整整放到了桌案上,又留下了一张细纸条,纸上书了三个大字:赠张妈。

文柳没和任何人打招呼,就坐上了轿子随着大汉走了。只半天功夫,轿子停在了一处偌大的府邸,府门上高悬两个金灿灿的大字“唐府”。

文柳下轿后抬头一看,果不出他娘所料,唐府真来人接他回府了。

领头大汉掏出几文钱打发了其他四个大汉后,领着文柳走进府门,可没想到看到的却是一幅荒凉景象。

门残窗缺屋脊破,花谢柳败池水涸。文柳虽不记得幼时这里是何模样,但万万不该是如此景象。

正当他慨叹之时,一个白发老婆婆从破门后缓缓走了出来。

“你是,柳儿吗?”老婆婆颤颤巍巍地走到文柳面前,“我的孙儿啊!你想得我好苦啊!呜呜呜……”

“祖母在上,请受文柳一拜!”文柳听得孙儿二字便知她定是唐老夫人。

“好啊唐彬!你竟敢背着我做出这等事来!”一个尖声尖气的女人突然从另一扇破门里跳出来,狠狠瞪了领头大汉一眼,转身又拉住唐老夫人的手说道,“我说娘,最近你鬼鬼祟祟的,原来竟是去找这个该死的孽种!竟还把他带回府来,呸!”

“唉呀菊香,文柳可是你哥留下的唯一儿子了,他愿回府来老身已是烧了高香啊!”老夫人举起双手对天一拜。

“娘!”菊香一甩手,满脸的不高兴,“你如今叫他回来做什么?让他看我们唐家的热闹吗?”

“文柳快过来,过来!”唐老夫人并不理菊香,反而拉着文柳的手走进了内院,“这些年亏待了你和你娘,老身心中很过意不去……”

原来,当年文柳爹看上了小自己30岁的文柳娘,只因文柳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却偏偏生于柳巷。

文柳爹不念她的过往,将其娶入唐府。可是,唐老夫人和妹妹菊香却对文柳娘百般嫌弃。

幸好文柳娘嫁入唐府时已怀有身孕,文柳爹虽已年过天命,妻妾也有五六个,膝下却无一儿半女。故此,他日日不离文柳娘左右,她才得以在唐府安心住下。

文柳出生时,他爹见是个男娃喜极而泣,府里上下也都为老爷生得贵子而满堂欢喜。

妻妾虽心中略感不悦,可也都笑面相迎。只有菊香抱起文柳左右端详后说了一句话,让府里顿时笑声全无。

“这孩子可一点都不像我哥!可能是个野种吧?”

“你在说什么?”文柳爹一把从妹妹手里抢过儿子,“这是我的儿子!”

菊香瞥了一眼有气无力的文柳娘,哼了一声就扭身走了。可她的这句话却像烙印般刻在了文柳爹的心里,他虽表面上还是对文柳娘有说有笑,可却时常抱着孩子对镜端详。

文柳娘见丈夫如此又不好开口相劝,对菊香的横眉冷眼也只能忍气吞声。她想,也许等文柳长大一些,他爹就自然会明了,可他爹却没能等到那一天。

在一次外出办案的路上,文柳爹不慎被一匹受惊的马撞伤,等运回家时已气息奄奄。

他最后看了一眼已经3岁的儿子,又瞪视着文柳娘。当文柳娘冲着他使劲点头后,他才闭上了眼睛。

这一幕,唐老夫人全看在眼里。加上菊香不断在她耳边说三道四,唐老夫人强忍到儿子丧毕,便将文柳娘和那个菊香眼中的孽子文柳赶出了府门。

唐老夫人很是自责,对文柳道出了十几年前的实情。她本以为文柳会痛恨菊香和她,可文柳只是淡淡一笑。他拾起地上的一根柳枝,在落满灰尘的地上写下了四句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